宰相丢了官印,叮嘱幕僚不必声张,第二天,官印果然“回”来了(2)

2022-12-18 16:39     360kuai

唐德宗时期,24岁的裴度考中进士,从此进入官场。在官场磨砺20余年,裴度终于成为宰相。裴度为人正直,善于用人,他推荐李愬平定蔡州之乱,引荐韩愈等名士。在刘禹锡被迫害时,他多方保护刘禹锡。裴度从不举荐没有才能的人为官,即使有才华,裴度还要看对方的人品。例如,唐朝诗人元稹(和白居易齐名)虽然才华出众,但人品一般,一直没有得到裴度的青睐。

裴度的一生,和宦官、权臣争斗多年,他能够全身而退,除了他深得人心以外,还因为他有不同常人的智慧,例如,裴度曾遇到一次"丢印事件"。

符印是各级官员办公的信物,在封建社会,除了皇帝的玉玺,行政能力最大的符印就是宰相的官印了。唐朝中后期,官场并不清明,有很多小吏为了谋取私利,时常有盗印的事情发生。没想到,裴度的宰相官印也曾被盗,让宰相府的幕僚们惊出一身冷汗。

阅读下一篇

1946年中法海防之战,国军伤亡30人,击毙法军3000人

1883年到1885年,法国为了扩大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利益,派兵侵占越南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与越南山川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收到越南的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