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有史料看,在章惇遭贬黜的过程中,苏轼的弟弟苏辙上了《乞罢章惇知枢密院状》,充当保守派攻击章惇的炮弹;而苏轼没有弹劾或营救章惇的文字留下来,我们无法确知这一时期他本人对待章惇的态度。
章惇最初被罢黜到汝州,身心备受打击,他一再乞求到扬州,方便就近照顾人在杭州的87岁老父,但均遭到拒绝。9个月后,元祐元年(1086年)十一月,章惇终于可以回杭州,苏轼这时给他写了一封信:
"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耳?无缘一见,少道宿昔为恨……"
苏轼在信中提起他们早年一起归隐田园的约定,然而,"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耳"一语,表明在苏轼看来,章惇追求变法,是汲汲于功名的表现,"世缘已深",希望章惇能够超脱功名。
由于章惇后来被打成"奸臣",他的文字被保留下来的极少极少。我们无从知道,对于苏轼的"指控",章惇本人作何回应。但两人仍有书信往来,至少说明,虽然他们的政见分歧很深,但友情还在,并未完全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