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如果汉军和秦兵不干别的,就是摆开了对射。胜负的结果,也是不用猜。
也正是这强大的装备水平,才叫书写"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功业的汉将陈汤,发出了"一汉当五胡"的豪言--单个全副武装的汉军士兵,足以对付三到五个匈奴兵。这样的意义,当然不是为了"碾压秦兵",却是证明一个实打实的真理:中国历代王朝的进步,恰恰是这"铁刀""铁甲""强弩"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的进步。
而放在"超时空营救"这个假设里,比汉军都差一大截的秦军,遇上20世纪初武装到牙齿的八国联军?惨败成什么样不好说,惨败却是板上钉钉。
不过,回到这假设里,照着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记者的观点:倘若秦军真的"穿越"来了,战果没准还真比清军强。因为在以"庚子国难"为代表的一系列惨败里,清军留给列强的最重要记忆,还不是落后的装备,却是糟糕的战斗力。
就以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为例,清军的常见表现,就是"故多虚发之弹",也就是见到敌人就乱开火,还经常打不准。而当八国联军冲到近前,露出雪亮的刺刀时,这些"大清精锐"竟纷纷"遗器械,鸟兽散",几乎被人拿着刺刀追着屁股打。这样的表现,还真不能说清军"发挥失常",在之前的甲午战争里,日军就生动描述过清军的囧样:"每当白刃战,他们都把子弹上了膛的步枪丢弃后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