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乌克兰的情报合作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美国的间谍在冲突开始前就在持续进行包括收集情报、预测局势走向等相关工作。
冲突开始后,美国间谍又在多个层面上做出反应,如电子空中侦察和卫星接收俄罗斯"信号"、拦截通信、远程监控俄罗斯军队的行动。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多个国家的飞机参与情报收集,然后向乌克兰发送精确的坐标、警告和细节。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正是来自华盛顿的宝贵情报,帮助乌克兰实行了多次精确的攻击,成功阻挡了俄军推进的脚步。
与之相反的是,根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3月27日报道,在乌克兰的俄罗斯军队出乎意料地频繁依赖智能手机和对讲机等不安全的通信设备,这使得其军队很容易成为目标。
现代战争,情报先行,在窃听全球的美国面前,俄罗斯难以在情报上取得先机,或许才是俄军战线不易推进的根本原因。
而美国这边,则高估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低估了俄罗斯的经济反制能力。在美欧多国对俄罗斯发动大规模经济制裁的压力之下,俄罗斯将自身的"能源牌"打出了花。
为了瞄准俄罗斯的"大动脉"--能源,美国宣布禁运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但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面子不好使了。
中东一众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爱答不理,拜登多次提出希望这些"油大户"能增产石油,平抑油价,对方连电话都不肯接。
欧盟则担心自身能源危机,不愿跟随美国禁运俄罗斯的天然气,拜登亲赴欧洲安抚,最终也没能换来欧盟禁运的承诺。
而带来的结果是,美国国内的油价攀升,在本就不怎么好看的通胀问题上再添了一把柴,烤得拜登支持率连连下跌。
除此之外,普京还适时抛出"'不友好国家'只能用卢布买天然气"这个新规矩,当天就让卢布对美元汇率上涨至一个多月以来的新高,又使得美国对俄罗斯抛出的"金融炸弹"效果大打折扣。
事到如今,泽连斯基好像终于看明白,继续拖下去也只是付出更多"沉没成本",乌克兰什么都得不到,不如趁自己正被西方捧上顶点,见好就收。
然而,这个"恍然大悟"还是来得太晚了。
泽连斯基明知乌克兰不可能加入北约,如果在冲突开始之前就放弃,是否能让乌克兰免去一场浩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