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中的电子烟店主:前途未卜,从传统烟草中来,不想再回去(4)

2022-03-30 14:23  时代在线

作为传统烟草生意人,黄安父母最初对电子烟的前景并不看好。

长期抽烟的父亲,试抽电子烟后,只撂下一句话,"劲太小"。母亲也认为,这是年轻人的玩具,市场不大,并给出了唯一建议--"少进货"。

但由于黄安开店前就有了稳定的客户和来自电子烟的收入,加之县城开店成本低,父母也没有加以阻拦。"随便他"是家人对他新生意的态度。

黄安认为,自己继承了母亲做生意的基因。他的母亲出身于大户人家,生活优渥、脾气火爆,嫁给了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性格温柔的父亲。结婚后,出于生计,母亲萌生了开烟酒店的想法,并一手操持店里事务。

在县城,做烟酒生意讲究的是处理人情世故的能力,男人往往要酒量大,在酒桌上把客户哄开心了,才能拿到大单。黄安母亲滴酒不沾,却也靠过硬的交际能力把店做到了县城前五。在黄安印象中,顾客只要来过一次,母亲就能记得对方是谁。"老板们都喜欢被记住、被尊重的感觉。"

毕业后,黄安在父母帮助下,经营了一间自家烟酒销售分店。但由于房租太高,竞争激烈,分店勉强维持盈亏平衡。

黄安认为,开分店还是得仰仗家人的支持,囤积的十几万元的货都来自母亲的店铺。自己本职工作收入不高,每月还有1万多元的房贷、车贷,"经济不独立,在家都没有话语权"。

在他印象中,父母很少称赞自己,更多的是"打击式教育",电子烟店成了黄安获得经济独立和父母认可的最大希望。

特殊的家庭背景,也让黄安在野蛮的电子烟创业大军中显得有些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