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店里摆放着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招牌。图源:时代财经
线下渠道迅速拓展的同时,店铺之间也陷入内卷,抢夺着市场蛋糕。到2021年,有媒体统计,53%的电子烟店铺销售额下跌了50%,86%的商家认为厂商开店太多。舆论对电子烟的质疑也逐渐升温,"电子烟致癌""比卷烟危害大""诱导年轻人抽烟"等报告层出不穷。
2020年4月之后,黄安的电子烟店也多了几个竞争对手,悦刻、小野、Yooz陆续开张。县城体量有限,内卷的一个结果就是价格战。
虽然品牌方都会规定标准零售价,但电子烟毛利高,降价空间大,一个地区的消费体量又相对固定。为招揽顾客,多数商家会选择降价,零售价99元的烟弹,能卖到80元,甚至更低。
黄安发现,买电子烟的年轻人比买卷烟的中年人更会还价。"卷烟价格已经比较透明,都是问了价格就拿,买电子烟的会跟你磨,说别家多少钱。"
在听说县里另外两家悦刻店开张后,黄安跑去把对方的底细,包括售价、库存、出货量等打听了一遍。这两家店都开在商圈,租金高,而黄安的店铺位置虽然稍偏,但月租金只有500元,毗邻小区,自己也有稳定的线上客户。
在了解了竞争对手后,黄安主动挑起了价格战,把电子烟价格一压再压。黄安店铺的月营业额下滑到两三万元,一家位于核心商圈的悦刻大店,营业额却还不如黄安,"苟延残喘"--黄安形容这家店的生存状态,而另一家悦刻店铺也已经在年初关店。
"都被我卷死了",黄安略带自豪地说。
"电子烟生意做起来,经济就独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