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后勤保障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了这一点,那么失败的概率是很大的。
相比之下,满清是没有这个弊端的,至少当下是没有的。
还有就不得不说明朝统治层了。崇祯勤政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崇祯有个巨大的性格缺陷,那就是多疑,优柔寡断。
信任你的时候,可以给你掏心窝子,可一旦翻脸不认人,那手段也是残忍至极。想当年袁崇焕战功卓著,还不是因为几项过错就被凌迟处死了。吴三桂进京勤王,结果被一顿训斥。
皇帝对作战不熟悉,看的只是结果。这有时候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作战时机不利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被朝廷逼着出战,晚明遇到过太多这样的局面了。
朝廷党争愈演愈烈,皇帝信任太监,甚至让太监督军,种种原因,导致军队非常不满。
清朝也是利用这些,高官厚禄,收买人心。让很多投降的将领成为了满清的特权阶层,他们一个个被封王,先不说以后怎么样,至少在当时达到了在明朝几辈子都不可能达到的高度。
虽然明朝是分封制,但只针对老朱家的人,对于异性来说,即使功劳再大,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像吴三桂等人,在投降后,就像变了个人,其实并没有变,只是背后的资源变了,导致他们成为了一把锋利的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