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打仗都不缺粮,为何鱼米之乡的诸葛亮,却次次缺粮

2024-03-25 16:02     360kuai

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一直都不缺粮。而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只打了6年时间(228年至234年),他却几乎每次北伐都缺粮。

要知道,战国七雄并不是都生活在鱼米之乡的地区。当时真正的鱼米之乡并不多。而益州却是一个真正的鱼米之乡。诸葛亮在给刘备进行军事规划的时候,之所以选择益州,就是因为益州是天府之国,有沃野千里。

总之,战国时期很多地方都不怎么出产粮食,但是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战国很缺粮的记载。而诸葛亮生活在鱼米之乡,他的北伐却次次缺粮。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诸葛亮剧照)

一、诸葛亮发动的战争太过于频繁。

诸葛亮在6年的时间里,就连续发动了五次北伐,这样的作战频率,是非常密集的。这样密集的战争,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粮食。就算不打仗,就算没有打败仗,但是诸葛亮的这些军队,天天在路上走来走去也实在可惜。因为这些军队大都是一些强壮的劳力,如果他们不打仗,他们完全可以在家里进行农业生产,那样他们会生产多少粮食啊!

诸葛亮每次在发动战争的时候,都非常谨慎。这使得他整个北伐,都没有太大的失败。但是,他也因此没有获得太大的成功。没有失败也没有成功,但是劳而无功,时光和粮食却消耗了。

(木牛流马)

二、诸葛亮的北伐属于劳师远征。

诸葛亮是从蜀地出去北伐的,他这种北伐的情况,有点劳师远征的意味。因为蜀地和中原地区之间,隔得非常远,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要想翻山越岭走这样的路,非常辛苦。

这种辛苦,其实还不仅仅是士兵们行走的辛苦,更多的是运粮的辛苦。因为士兵们走路比较简单,但是要运粮的话,肩挑背驮,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诸葛亮已经非常努力了,他发明了木牛流马这样一种交通工具。但是木牛流马只是解决了如何在崎岖的山路上运行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劳力的问题,粮食依然需要人工来推拉的。

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如果遇到劳师远征的事情,战争往往会打败。比如秦穆公就曾试图到中原去争霸,当时他派上了孟明视等几位大将去,结果就因为太远,打了败仗。这使得秦穆公明白,他当时根本就不具备劳师远征的能力。所以他最终只是在西域这里打天下,扩大自己的地盘。而秦穆公争霸天下,因为不是在中原争霸,只是在西域争霸,因此后人有学者并不认为,秦穆公属于是"春秋五霸"之一。

(蜀汉伐魏)

三、诸葛亮有严明的纪律。

一般劳师远征的队伍,要解决粮草问题,一般采用的办法,就是就地取材。

比如成吉思汗以及他的黄金家族在西征的时候,从当地搞来粮食。也就是说,通过抢劫他们所经过的地方的老百姓,获得补给。后来霍去病在攻打匈奴的时候,他常常能够一次的外出一两千里路。当时他是完全放弃了补给,采用的就是"就地取材"的办法。

战国时期所发动的很多战争,都是掠夺性的战争。打下了一个地方以后,就会把这个地方的人,都变成奴隶。甚至因为害怕这些人会惹麻烦,还会坑杀他们。至于他们的财物,那肯定是抢得精光。所以他们只要能打胜仗,就有补给,不担心粮食问题。

诸葛亮不可能这样做,因为诸葛亮一直抱着一个口号,就是打到中原去,解救那里老百姓,彰显刘家皇族的浩荡皇恩。如果他在当地抢劫中原百姓,老百姓怎么会依附蜀汉呢!

(李严剧照)

四、诸葛亮会把缺粮作为一个借口。

诸葛亮在战争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常常会拿缺粮作为一个借口。认为是粮草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发动军事行动,所以才退回来了。

后来,当李严把粮食运不到的时候,李严也学到了诸葛亮这一套,给诸葛亮说缺粮。而诸葛亮也顺水推舟,退回来了。退回来以后,李严又对诸葛亮说,粮食很充足啊,你为什么却退兵了呢?李严其实是在狡辩。但不管怎么说,诸葛亮确实也有不想继续打下去的想法。总之,缺粮常常是诸葛亮退兵的一个重要理由。

诸葛亮是一个臣子,他需要找这样一个理由。春秋战国的那些君王打仗,这个理由自然不存在,所以,很可能就算缺,也没有专门提出来。

(参考资料:《史记》《三国志》等)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南宋名将吕文德为何大骂孔子?真相令人辛酸,文人外行领兵欺负人

宋朝时期重文轻武的情况非常严重,很多人都表示,宋朝似乎经常对外征伐,看起来并非一个不重视武力的王朝,但是实际上宋朝重文轻武的关键在于对武将地位的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