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与尚武》之“宋代血性群英谱”(10)

2024-02-25 11:42  360kuai

正当余玠谋划对蒙古军队的进一步打击之时,南宋中央的主和派官僚,以所谓''宰相须用读书人''为由,罢免了支持余玠的右相兼枢密使赵葵的职务。次年,主和派代表人物谢方叔担任宰相。谢方叔等人向宋理宗进谗言,攻击余玠掌握大权,''不知事君之礼''。宋理宗听信谗言,对余玠产生猜疑,于宝祐元年(1253)年,下诏书召回余玠,余玠悲愤难平,因无法兑现自己收复四川的承诺,他选择了服药自杀。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没有死在抵御外侮的战场上,却死在了朝廷内部的纷争中,这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余玠死后,他的部将王坚等人,继承了他的战略部署和军事思想,继续依托山城,修筑堡垒。这些堡垒首尾相连,形成以重庆为中心,以堡垒控扼江河、要塞的纵深梯次防御体系,为阻挡蒙古大军东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宝祐6年(1258)年,刚刚继承蒙古汗位的蒙哥,率领大军分三路攻宋,发动了第二次蒙宋战争,中路大军由蒙哥亲率,南下四川,直扑重庆。

次年初,蒙哥带领4万大军兵临钓鱼城下。王坚带领守军,不畏强敌,顽强抵抗,给不可一世的蒙古军队以沉重打击。6月,蒙古军队大将汪德臣单枪匹马到钓鱼城下招降,宋军用矢石攻击,致其不治身亡。7月,敌酋蒙哥命令士兵在钓鱼城外筑起高台,以观察城内宋军情况,7月初蒙哥登台眺望,守将王坚当机立断,指挥士兵用火炮轰击,蒙哥身负重伤,7月21日死于军营之中。蒙哥之死宣告了蒙古大军第二次侵略宋朝战争的失败,南宋又苟延残喘了20多年。

蒙哥曾经率军西征,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欧洲人惊恐地称他为''上帝之鞭''。这条横扫欧亚大陆的''上帝之鞭'',竟折断在小小的钓鱼城下。临终前蒙哥发布遗诏,说:''我之瘿疾,为此城也,不违之后,若克此城,当赭城破赤,而尽诛之。''恶狠狠地发出了屠城的誓言。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