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役后,秦桧曾挺身反对金国,为何后来变成投降派!(3)

2024-03-17 17:02     360kuai

可是另一方面,秦桧在金人面前曾经有理有据的维护国家,也确实曾经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在徽钦二帝以及数万后宫、中原工匠、朝臣一起被押到金国时,秦桧因为反对立张邦昌为帝,也被一并押到北方受苦。这一点,也成为后世很多人为他翻案的证据。

曾经挺身而出的秦桧,为什么后来会变呢,难道真的像有些人说的,是宋高宗赵构改变了他,他只是听命于皇帝,不得不陷害忠良,卖国求荣?

其实秦桧的一时之勇坚持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张邦昌称帝之前,北宋大臣张叔夜、何栗、孙傅、司马朴、陈过庭等人见秦桧反对张邦昌为帝,也跟随秦桧一起反对,所以他们也跟着秦桧一起被押到金国。但是到了金国之后,这些人都表现出了不投降的气节,唯有秦桧一人见风使舵,立刻开始为金国办事,担任金国的"参谋军事",协助在中原攻城略地,而且还亲自出面劝降不愿意投降的城池。可见,他的本质就是一个不要脸的人,赵构并没有改变他。

那么秦桧既然如此不要脸,最初为什么要上书反对金国立张邦昌为帝呢?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首先,在宋钦宗继位后,秦桧是一名反对割地赔款的主战派。当时朝廷上的主战派比较少,使得他更加容易引起皇帝注意脱颖而出。秦桧也确实以他的所谓主战立场赢得了皇帝的欢心,职位也得以节节提升,并达到了御史中丞的位置,而张邦昌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主和派的人物----鉴于张邦昌愿意为宋朝去做人质,而不像秦桧出卖徽钦二帝以满足自身的荣华富贵,所以张邦昌的奸臣地位和丑恶嘴脸是远远不及秦桧的。张邦昌在徽宗时就是宰相,与秦桧的立场不同,如果称帝,秦桧的荣华富贵就断然难以保证了。

其次,无论是主和还是主战,对于秦桧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取得更高的官位。南宋时期,宰相范宗尹建议宋高宗反思宋徽宗以来的弊政,秦桧本来非常赞成,可后来看到高宗不高兴,立刻见风使舵,开始排挤范宗尹,并最终取代他成为宰相。可见秦桧此人并无立场,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高官厚禄,为了这个,什么国家大义,什么文人气节,什么君父,根本不值一提。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老外送李世民两位美女,李世民却将她们关进笼子,迟迟不敢临幸!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帝王,有人说他是扶危救困匡扶社稷的贤明君王,有人说他是背信弃义杀父弑兄的乱臣贼子。不论是正史亦或是演义中,史官对唐太宗好色这方面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