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大豆主要消费国,大豆进口量极大,进口大豆主要用于压榨加工,产品主要为饲料豆粕和食用豆油。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9652万吨,较2020年的1.0033亿吨减少3.8%。
大豆价格飙升,压缩下游加工利润,相关企业甚至可能发生亏损。由此,大豆进口领域不时发生"洗船"现象。所谓"洗船",即在买卖双方同意的情况下,不对合同进行实物交割,买方将损失掉预付款或保证金。
据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消息,自2月上旬,便时有来自南美国家的大豆货物被取消的"洗船"现象发生。
在压榨利润为负的情况下,国内大豆压榨加工企业更愿意回售合同并支付相关罚款,而不是采购。上海一名私募机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估计是期货套利收益超过了违约罚金。"
通常而言,拥有大量现货的企业往往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对冲商品价格波动风险。
CBOT大豆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推升了国内大豆及豆粕的价格。根据Wind数据,当前我国豆粕现货价格已达4998元/吨,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发现,当前多家企业豆粕报价已超过5000元/吨,较年初价格涨幅近40%。
此外,多家企业拒绝砍价。"没办法,现在都这个价。"山东地区一从事大豆批发的企业销售人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