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代,女真就有重装骑兵,呼延灼的连环马可能来源于此。女真族的正面军马命名为"铁浮屠",负责正面进攻,侧面两翼辅以"拐子马",灵活辅助攻击,一排一排冲过去,可以横冲战阵,无情碾压敌人。为了有效对付女真的"铁浮屠",宋将吴璘发明了"垒阵法"。所谓"垒阵法"就是在战阵最前面放置拒马,缓解敌骑的冲击力,拒马后面一排长枪手列于最前排,坐下后就不允许再站起来,长枪上有倒钩,也就是《水浒传》中所说的"钩镰枪",第二排是射程最远的神臂弩,第三排则是强弩,都必须以跪姿等待敌人的进攻,最后一排称之为神箭手。这是一种以静制动专门对付骑兵的有效方法,待敌人距阵地百步时,神射手先射,距七十步强弩手齐射,敌骑到了近前,长枪手刺敌战马或骑手。同时,两翼配以骑兵,用以掩护中间的弩手,机动灵活地对敌人实施打击。吴璘正是利用这垒阵法与其兄吴玠多次击败金兀术、撒离喝等金国猛将,后来吴璘得不到朝廷重用,宋金议和之后,金兵强渡黄河,攻占长安。吴璘带着兵将用"垒阵法"大破金人的"铁浮屠"和"拐子马"。但朝廷下令,让吴璘退兵,吴璘百般无奈,任由朝廷把他曾经血战保卫的国土拱手让给金人。吴璘病逝后,有兵法论著传世。他总结了金兵的四长,宋军四短,在实践中以我之短制彼之长,即以分队制其骑兵,以轮番迭战制其坚忍,制其重甲;以劲弓强弩制其弓矢,则以远封近,以强制弱。他教授手下,伺机而动,活用孙膑的"三驷"之法,"以弱为先,强者继后",以小败换大胜,以小失而得大利,对手下量才录用,论功行赏。
他关于"铁浮屠""拐子马""垒阵法"的描述,让后人得而习之。呼延灼的连环马可能来源于女真族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垒阵法"就是先用带倒钩的枪破了"铁浮屠"和"拐子马",然后再用弓弩射杀敌人。带倒钩的枪就是"钩镰枪"。没有钩镰枪,很难破连环马。毕竟,连环马的防御力很强,冲击力也是很强大的,马上士兵射箭、操长枪更具有巨大威力,不先把连环马的马腿绊倒了,很难取胜。只要把马腿绊倒了,披了重装铠甲、又用铁索连在一起的连环马就很难再站起来,马上的士兵也会被扔下马背,或者被马匹压住腿,带着重装铠甲,在马背上还可以借助马力交战,下了马恐怕连站起来都难了,瞬间失去战斗力。所以,破连环马的必备武器就是钩镰枪。金枪将徐宁家有祖传的钩镰枪用法,这就是为什么宋江要赚徐宁上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