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
另一方面,彭城之战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率兵自临晋东渡黄河,收降魏王魏豹;接着又攻占河内,掳获殷王司马印。这时淮河以北除了彭城附近和燕王臧荼所控制的燕及辽东地区之外,已经尽被反楚力量占据。对于刘邦来说,认为这是一个消灭项羽势力的绝佳机会。
于是,刘邦率领大军经修武,由平阴津南渡黄河,抵达洛阳,昭告天下诸侯,誓师伐楚。四月,趁项羽主力仍被田横拖在齐地,楚都彭城空虚之机,刘邦率军直取彭城。彭城之战由此展开,在这场战役中,项羽只有3万兵马,因为主力还需要放到齐国的战场上,而就刘邦一方,则集中了56万大军。因此,对于彭城之战来说,兵力上的悬殊甚至超过了巨鹿之战。而这,显然是对项羽指挥能力的更大考验。
最后,在彭城之战中,项羽制订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留下诸将攻齐,自率精骑三万疾驰南下,由鲁瑕丘击破樊哙等军后,即在胡陵至萧县采取包围闪击。彼时,萧县东南有刘邦兵数营扎住。项羽军夜间抵达萧县,利用拂晓,由西向东反击汉军侧背,早晨开始进攻,与汉军展开大战,中午便大破汉军。对此,在笔者看来,项羽这一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刘邦一方猝不及防。汉军对项羽军的突然袭击,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自相践踏,乱作一团,被项羽军于彭城近郊斩杀10余万人。
也即刘邦一方虽然拥有56万大军,却因为貌合神离,各自为战,所以被项羽的精锐力量所冲散。在刘邦大军溃散之后,项羽军追击汉逃兵至灵壁(今安徽宿州灵壁城)以东的睢水上,再斩杀汉军10余万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彭城之战中,项羽取得了伤亡对方数十万人的战绩,甚至可以说汉军几乎全军覆灭。总的来说,彭城之战后,依附于刘邦的诸侯纷纷背汉投楚。刘邦只好收集残部,退守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也即这场战役的结果,促使楚汉之争越来越激烈了。对于项羽来说,其高超的指挥才能,显然在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这两场经典战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