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崖山事件之前发生的这一跪,已经宣告宋朝的山河支离破碎了。
后世史家评价,谢道清不论如何都不该命令幼帝向元帝跪拜,仅用作揖之礼即可表示谢恩,又能维持一个大国之君的气度。这样做虽然对大宋国祚的影响不大,却能给老百姓不屈不挠的意志。只有统治者不甘于亡国,臣民才能充满信心地站在抗元的最前线。
然而,皇帝已经弯下膝盖,老百姓又能作何选择?难怪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率众不断反击,但却还是失败了。因为自宋恭帝这一跪开始,大宋的国威就已彻底沦丧。陆秀夫扶持七岁的小皇帝逃亡至天涯海角,只不过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垂死挣扎罢了。
谢道清与宋恭帝被送到了元大都,成为忽必烈的阶下囚。忽必烈深知谢道清的政治地位,是以给了她"寿春郡夫人"的名号,将她安排在深宫之中软禁起来。虽然,谢道清有寿春郡夫人的虚名,但她的余生却时刻在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谢道清晚年境遇如何,我们无从知晓,但从随行的四个南朝宫女的下场中我们便能管中窥豹。朱静芬、刘紫茵两名宫女不堪受辱,相继在皇宫中上吊,二女分别留下了《绝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