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人事方面,曹爽当政以后,大力提拔少壮派,冷落了老臣,因此老臣中口碑不好,而少壮派虽然掌权,却缺乏行政能力;曹爽手中只有桓范一个拿的出手的谋士;司马懿掌握了洛阳的中央朝臣,加上司马懿是老臣派的代表,人脉甚厚,加上被曹爽打压很惨,因此高平陵事变中实际上得到很多老臣实权派的同情,陈泰、蒋济还帮着劝降曹爽。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方面实际上有很多变数,不好比较,曹爽:司马懿大约4:6。
因此,软实力对比,曹爽较司马懿突出,但没有绝对优势。
3、主帅统御能力对比
对比到这里,可能大部分人认为,曹爽一方具有实力的绝对优势,有着相当大的赢面。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人的因素,在古代信息传递不畅的情况下,主帅的统御能力、个人魅力能十分相当的影响战争的胜负。
比如,曹爽虽然拥有皇帝的优势,桓范为谋主,有许昌、谯郡作为战略基地,西部军区、东部军区的军事力量,但是曹爽的能力能不能有效的调动以上军事力量,采纳桓范的合理建议,这里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但同时,曹爽一上任就打压老臣、架空司马懿,掌握朝政10年之久,说明曹爽也不是毫无政治能力的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