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军区:此时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是王凌,东部主要军事将领还有扬州刺史诸葛诞。此时看不出他们的政治取向,但他们是发动淮南三叛的主要倡导者、反抗司马氏的行为来看,至少他们都不是司马懿的嫡系,因此从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个角度来讲,将他们算作曹爽的人。司马懿本人于227年-231年任都督荆扬诸军事,勉强有些影响力,因此东部军区影响力对比曹爽:司马懿=9:1。
中部军区:征南将军、都督荆豫诸军事王昶是司马懿推荐入仕,249年后立马受到重用,因此妥妥的司马派。但此时,都督豫州诸军事是毋丘俭,后来淮南三叛的主要发动者。因此,曹爽也不是毫无筹码。中部军区曹爽:司马懿=2:8。
北部军区:征北将军是程喜,但北部主要是防备匈奴乌桓的,因此有两个主要将领护匈奴中郎将振威将军田豫、度辽将军阎柔不可忽视。田豫和阎柔,是曹操时的老人,大概率站在曹氏一方。程喜记录不详,但与田豫不合,因此大概率站在司马氏一方。因此,北部军区曹爽司马懿五五开吧。
这样一区分,曹爽中央军、西部、东部占有绝对的优势,司马懿在中部有绝对优势、西部也有相当影响力。鉴于北部军区距离中央较远,又没有绝对优势,不纳入比较。因此,一旦发生战争,曹爽可调动的军事力量与司马懿的比例大于2:1,可以说握有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