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现在连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
9年多时间里,买下29只太平洋人寿保险,总计支付保费800多万元,其中贷款370万元。买了保险却“背债”数百万元,这件事就发生在已经退休的市民章先生身上。他向记者反映,保险公司业务员诱导贷款,导致自己背上巨债。如今,家中积蓄用光。老两口每年退休金仅有11万元,但370万元的“被贷款”每年本息却超20万元。
“债务”如滚雪球般压向退休的章先生夫妇,让其喘不过气来,“阿拉现在连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保单可能还涉嫌伪造被保险人签名、虚构投保人与被保人父子关系等。在当事人投诉后,目前,太平洋保险公司已申请银保监会介入调查。
掏空积蓄背负巨债
“希望能帮帮我,停止贷款,退还保费。”走投无路之下,章先生夫妇焦急万分地来到新民晚报向“新民帮侬忙”求助。夫妇二人带着一摞厚厚的保险合同,记者看到,这些保单来自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人均为章先生,签订时间从2011年至2019年,总计29只保险品种。办理这些保单和“引导”贷款的是同一人,名叫周某梅。据了解,2020年,此人已从太平洋寿险公司离职。
市民章先生买了29只太平洋人寿保险
贷款买新的保险、用贷款付保费,接着碰到付不出保费,抵押保单继续“透支”……如此恶性循环下,章先生的退休工资和养老积蓄全部“投进”了保险连环套中,还背负了巨额“债务”。这是一种保单质押贷款,指投保人把所持有的保单直接质押给保险公司,按照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据章先生的妻子曹女士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3月5日,已交款835.44万元保费及相关费用,贷款金额370.37万元。也就是说,章先生不光动用家中积蓄“投入”400多万元,还“背债”370万元,现在贷款一分钱都还不出。
“我算了一下,仅仅贷款利息就付掉78万元!家里所有积蓄都花光了,怎么办啊?”
谈到这笔保险公司的“巨债”,曹女士越说越激动,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疯狂!疯狂!
一个险种150万元
那么持续贷款买保险,是投保人章先生自己同意,还是存在“被贷款”?
章先生自述,2011年到2013年,这期间的15份保单是没有办理贷款时购买的。而从2014年开始,他踏上了贷款买保险之路。他回忆,当时业务员周某梅说,可以使用贷款方式交付保费和购买新的保险,他耳根子一软,觉得未尝不可,便开始了一次次的抵押贷款。至于为何要购买如此多的保险,章先生坦言道,业务员花言巧语,告诉他购买保险收益丰厚,“3年交150万,5年后能拿200多万”“购买这份保险,以后能免费入住太保养老社区”……在这些话术的诱导下,章先生瞒着妻子不停买买买,竟然还背负巨额贷款买保险。
章先生从2014年开始贷款买保险
记者在一份名为“聚宝盆年金保险(分红型)”的保单上看到,这份保险要3年连续交费,3年交清,按年付每期保险费50万元/年,保险期自2018年1月1日零时起至终身止,签订时间为2017年12月29日。保单投保份数写明“50份”,即1年1万元,50份叠加后,应每年支付50万元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