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瘟疫频发,各类瘟疫次数至少有330次(2)

2024-02-07 08:42     360kuai

如果说明朝的瘟疫是一架马车,那么自然灾害、社会因素和抗疫不力就是拖拽马车的三匹烈马。在明史中,"霜旱疾疫"、"水旱疾疫"、"旱涝蝗疫"、 "饥荒疾疫"等词频频出现,可见,疫灾并发是明朝暴发瘟疫的主要特征。当时,整个中国气温持续低迷,夏季屡现旱涝,冬季奇寒无比,就连福建、广东等地也遭暴雪侵袭。

究其原因,和"明朝小冰河时期"有着密切关系。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中国气象史后,发现历史上曾有四次"小冰河期",分别是商末周初、汉末三国、唐末五代和明朝中后期。这一研究结果和南北方方志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文献记载的气象现象相符。

上图_ 明末鼠疫的惨景,在电影《大明劫》也体现了出来

历史学家邓拓先生认为整个明朝各种灾害多达1011次之多,其中"灾害之最多的是水灾,共一百九十六次;次为旱灾,共一百七十四次;又次为地震,共见一百六十五次;再次为雹灾,共一百十二次;更次为风灾,共九十七次;复次为蝗灾,共九十四次。此外歉饥有九十三次,疫灾有六十四次,霜雪之灾有十六次。"明史学者鞠明库统计:"明朝平均每年水灾6.77次,地震5.38次,旱灾3.42次,雹灾1.61次,蝗灾1.17次,风沙灾害0.99次,霜雪灾害0.32次。"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