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突厥、吐蕃都曾对内地侵扰,他们为何要从原州侵犯中原?(13)

2024-11-07 10:02  360kuai

颉利可汗为始毕、处罗可汗之弟,即位后"承父兄之资,兵马强盛,有凭陵中国之志"。颉利可汗对唐朝赠与其财物贪得无厌,不仅如此,还支持关内梁师都、河东苑君璋等不断南下挑衅,并派兵助力,以对唐朝的统一使绊,更有甚者,亲自派兵犯边。萧关道、泾原道作为原州的主要干道,就成了突厥进攻唐朝跳板。

面对突厥两路南下的危险形势,李渊一面让太子建成从豳州道出击灵州、原州方向的突厥骑兵,一面派秦王李世民从蒲州道出击奔并州来的颉利主力,一面又派李子和到云中拦截颉利退路,派段德操到夏州截击突厥别部退路。这样突厥就成了瓮中之鳖,进退维谷。

突厥屡屡犯边,亦屡战屡败,却总不死心。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八月,依照代州都督张公瑾对突厥内情的汇报,决定对颉利可汗势力发动总决战。十一月,李世绩、李靖、柴绍及薛万彻为行军总管,统领十多万兵力开始北征。在定襄、白道及阴山,唐军分别大败突厥,次年三月,颉利主力被彻底击垮,其大部被俘,这样阴山以北、大漠以南皆成了唐朝国土。有关这场唐朝与突厥的战争,卢照邻在其诗作《上之回》中写道:"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单于拜玉玺,天子按琱(diāo)戈"。该诗对唐朝与突厥在原州南北沿线苦战并终将突厥击败的经过作了有力记录。

正是原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了突厥南下犯边的重要通道。在蔚茹水沿线,突厥可得到补给,进而越过萧关,进犯泾水流域,从而对长安构成直接威胁,造成唐朝初期与突厥的多次对垒,军事地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