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依照吐蕃习俗,"出疆之费,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所以战伐吞并,往毕成功"。鉴于此,吐蕃虽然攻陷唐朝一定土地,却不会持续占领,于是劫掠便成为首选,所掠人口、财赋一律带回。
吐蕃既已目的达成,必"欲掠城中士、女、百工,整众归国",于是沿渭水线,抵达凤翔,在此遭遇唐军马璘部短暂阻击后退回,"居于原、会、成、渭之地"。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吐蕃再度进犯,这年九月,对灵武开展重点进攻,十月其两万兵力被守军击溃。次年八月,吐蕃举兵十万攻击灵武,大将尚希摩率领一部分兵力攻打汾州,结果两万多兵力遭马璘歼灭。九月,吐蕃进攻灵武的部队再遭厄运,朔方军白元光、郭子仪先后共计歼灭吐蕃军八万余众。本次吐蕃以失败告终,受损严重,使其对关内的侵略行动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