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里蕴含时代的温度
新职业推陈出新,满足了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精细化的美好需求。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公共营养师、食品安全管理师应运而生;从安度晚年到幸福晚年,精细化助老养老服务不断涌现。
新职业为就业搭建广阔的舞台
这些新职业让我们感知时代温度的同时,也为年轻人就业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比如有一个职业很受单身年轻人的追捧,因为这一职业能够代替妈妈的唠叨,监督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监督师:代替妈妈的唠叨
大四学生孙雪婷,闲暇时还有另一个身份,叫做监督师。
孙雪婷的手机,常常一天要设置20多个闹钟。她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提醒、鼓励他们完成既定目标。
考试和减肥,是监督师接到最多的项目。此外,起床叫早、按时遛狗,都是监督师的工作。
监督师孙雪婷:之前接到过一个作家的监督任务,我在监督他的一个月过程中,他每天都按时都完成了一个章节的写作。
拼单式就业:一天转换多种职业身份
虽然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令一些传统职业逐渐走向萎缩,但无形中也催生出更多新的就业方式,比如
拼单式就业正在流行。作为技多不压身的斜杠青年,可以一天之中自由切换多种职业身份。
求职思维走向创新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改革传统的用工思路,在用工方式上显示出更加灵活的一面。
妈妈车间:职场妈妈带娃挣钱两不误
广东中山市某电子公司,有一个独特的“妈妈岗”车间,可随时请假的弹性工作制,让当地不少全职妈妈实现再就业,并且还能自如地兼顾工作和家庭。
5年前黄春花因为生孩子辞了职,直到一年前她在离家不远的这家公司实现了再就业。
“妈妈岗”员工与普通员工同工同酬,请假耽误的工作,可以用休息时间补上。如今这家700人的企业里,“妈妈岗”员工占比近三分之一,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
灵活就业已成年轻人就业新选择
从互联网到制造业,再到文化产业,灵活的就业方式,重构了传统雇佣关系,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就业新选择。
电商平台店主 两个孩子的妈妈 柯女士:从七月底加入电商平台到上个星期,收益大概是8个月36.3万元的样子,还不错。
健身房教练兼职外卖骑手 小周:外卖平台当天和我说,当天就注册当骑手了,最远的一天,配送距离三十多公里。
某互联网平台注册油漆工 吕照勇:通过网络接的单多干的活也多。每个月收入在1.3万元到1.6万元。
灵活用工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
如今灵活用工正在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2亿人。不仅如此很多企业也在主动拥抱灵活就业时代的到来,数据显示,已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新职业、新就业形态,在新时代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吸引着学历不同、经历各异的大批青年挥洒青春、追寻梦想。加油吧,年轻人!相信自己!相信努力!相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