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市场历史上有哪些逼空故事(2)

2022-03-08 17:03     华尔街见闻

低库存下的 “意外”逼空

2021年的10月,LME铜市场再次遭遇了逼空的危机,这一次可能用挤仓更合适。由于在库存很低的背景下,全球领先的独立大宗商品贸易商托克集团从LME仓库中提取了一大部分铜。LME铜库存注册仓单从一个月前的逾15万吨,大幅下降至10月15日的1.4150万吨,为1998年以来最低,降幅高达逾90%。

库存的锐减直接逼空铜价走高,LME三月期铜价格迅速上涨,从9300美元附近一举突破10000美金关口,最高触及10452美元,涨幅达12.4%,伦铜的现货升水也飙升至史无前例的1103.5美元。

这可以说是一次比较“意外”的逼空,因为实物贸易商从交易所取走金属运往客户手中的做法并不罕见。但由于铜库存非常低,此举引发了一系列的市场动荡。

当然,托克集团也是全球铜市最引人瞩目的坚定多头之一。该公司首席交易员宾塔斯(Kostas Bintas)曾预计,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激增,铜价在未来几年将达到1.5万美元。

LME很快注意到了这一不正常的升水,并采取了三个措施来修正市场,包括:修改Lending Rule规则;对T-N合约现货溢价施加限制;为某些合约引入延期交付机制。措施公布之后,伦铜的现货升水明显回落,注销仓单跌至历史地位,铜价也回落到9500美元附近。

逼空要件之库存——受控于“四大巨头”

从LME铜逼空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特征。其中一个非常必要且显性的条件就是库存/仓单(库存和仓单存在一定的差别,但趋势一致)。

逼空形成前,往往都伴随着库存的大幅回落,注销仓单大幅上升(即理论上将铜运离交易仓库,一定程度代表库存消耗水平)和现货的超季节性升水。

由于对铜基本面的判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滞后性,因此在微观层面,库存回落,现货升水则是实实在在营造了短期交易供不应求的局面。

由于LME的库存对全球范围的有色金属的生产销售和价格有着重要影响。国际投行和大型贸易商们因此也把LME仓库视作兵家必争之地。这导致LME库存在被操纵方面,也是臭名昭著。

2010年2月,高盛以5.5亿美元收购著名仓储公司MITS;6月,摩根大通以17亿美元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桑普拉能源公司的合资公司RBS Sempra的非美国大宗商品交易资产,包括金属仓储巨头Henry Bath。

当前LME的仓储网络被“四巨头”所掌控。即世天威(曾与现货贸易公司Raffemet有过复杂的集团关系)、Pacorini(嘉能可旗下仓储公司)、MITS和Henry Bath。这四家公司现在运营着505家LME注册仓库,占仓库总数的76%。

其他包括麦格理银行、Orion Finance、巴西投行、巴克莱等金融玩家也纷纷马不停蹄的跻身LME仓储业务。

由于金属供给商通常会将LME仓库中的现货金属按照一定的利率抵押给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很多金属供给商为了实现更低的融资利率,通常会和投行签订结构性仓单质押融资条款。借助这些条款,投行有权按照约定价格向金属企业购买现货库存,这就使得LME金属库存一度集中到了投行手中(融资铜)。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