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钧,字州平,博陵(今衡水安平)人。《三国演义》里有刘备在三顾茅庐的途中,见到了崔州平,感觉是世外高人,想请他去辅佐,崔州平拒绝了。历史上的崔州平并没有太有的记载,有说在曹魏处做官,也有说闲云野鹤,隐居于山林了。
石广元,即石韬,颍川人,其曾为魏典农校尉。他曾和徐庶一起去到荆州。后来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而徐庶、石广元则去了北方曹魏那里。后来石广元仕任郡守、典农校尉。孟公威,即孟建,汝南郡人,在孟公威和石广元、徐庶、诸葛亮游学时,孟公威、石广元、徐庶三人在求学时都是务求精熟。但诸葛亮却能观其大略。诸葛亮曾对他们三人说,你们三人的仕途。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他们三人又问诸葛亮能官至何位,而诸葛亮却笑而不答。
在三国时期,孟公威入曹魏为官,官至凉州刺史、征东将军。在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北伐曹魏时,曾在与司马懿的信件中说,希望司马懿请杜袭替他向孟公威致意。正如诸葛亮说的那样,曹魏人才济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这些优秀的人才根本得不到重用,众所周知,曹操集团是中国历史上谋士人才最庞大的一个军事集团,一般谋士想出人头地非常困难。而且曹操非常多疑残暴,荀彧孔融杨修崔琰娄珪许攸等优秀谋士都被曹操杀害。徐庶等人能平平安安已经不容易,建功立业更难上加难。
《三国志-温恢传》记载:"恢卒后,汝南孟建为凉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将军。"意思是孟公威,做了凉州刺史,治理的很好,官至征东将军。有资料显示,诸葛亮后来官至蜀汉丞相时,曾打听几位好友在曹魏过得怎样?曾感叹几位好友没有得到曹魏的重用。事实上,这也说明了人各有志,诸葛亮志向远大,一心要比管仲乐毅。而他的几位好友,都是北方人,愿意北归做官。或许,也有汉之正统非正统之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