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到了成化时期,基本上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问题就出现了,其中最危险的就是明亡的根本原因、朱元璋在位时期一直反对的享乐、奢华。这些都是让人们丢失理想的主要因素,那么,明朝从成化开始局部地区已经出现;到了武宗时期做扩大到整个江南地区和边关、走私、海盗等广大地区,嘉靖更是催化了这一速度。
到了万历时期,这种趋势已经无法改变,所以,我才认为"明亡于万历"有一定正确性。就在于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奠定了崇祯时期各种问题的直接诱导因素,比如居官有同贸易、官场如商场等。
(1)经济大潮下的人心思变
唐伯虎的家乡苏州,就非常典型。成化年间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奢靡现象,以及日后晚明时的诸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