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都有宦官不得干政的祖制,为何明朝没坚持?清朝却做到了?(4)

2025-04-02 12:02  360kuai

清朝的皇帝们就不同,他们手头能打的牌比明朝皇帝们多。

明朝的宦官是皇帝家奴,他们相对于文官集团来说,更忠心于皇权。

而在清朝,所有的八旗子弟,都是皇帝家奴。

他们对皇权的忠心,完全能替代宦官势力对皇权的护卫作用。

在清朝的早期跟中期,各地最高的军权和行政管辖权,基本全都在八旗官员的管理和监督下,皇权也绝对强势。

有这么一整个族群跟皇权绑定在一起,清朝皇帝在跟士绅集团博弈时,就相对游刃有余。

他们也不用冒着骂名起用名声早就坏透了的宦官势力。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清朝皇帝也不太放心宦官们。

因为,清朝的宦官成分里是没有八旗子弟的。

总结:明朝的朱元璋跟清朝的顺治皇帝,都制定了宦官不得干政的规矩。

但明朝皇帝在文官集团做大后,为保证权力的平衡,当藩王和武勋势力都无法仰仗时,只有依靠宦官势力。

于是,老祖宗制定的规矩就被抛弃了。

清朝皇帝一直有整个族群站在背后力挺,足够帮助皇权制衡士绅集团,保证皇权的强势。

于是,老祖宗制定的规矩坚持下去了。

清朝如果不是有完整且忠心的皇权拥戴群体,保证了皇权的话语权,不管顺治皇帝立下再多牌牌,估计该废还得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