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家伙搞出了靖康之耻,其实,宋徽宗是两宋所有皇帝中,除开国一祖一宗外,话语权最强势的皇帝。
他能骑在文官集团的脖子上当皇帝,依仗的就是童贯、梁师成等宦官。
宦官势力本就是皇权手中最有用的一把刀。
而且,宦官势力因为权势的增长,或许会乱政,但基本上无法祸国。
即使是晚唐将皇权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宦官大能们,也从没有想过推翻唐朝,他们的威胁,远比官僚集团小得多。
明太祖朱元璋看到了宦官势力干政的坏处,却没看到宦官势力对皇权的好处。
主要原因是,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有足够的底气对官僚集团强势。
他根本不需要宦官势力的帮助,就能轻易压制住官僚集团。
但他的后代,就没有他的强势跟便利了。
即使是明成祖朱棣这样相对强势的皇帝,在废掉各地藩王的实权后,以及担心锦衣卫被官僚集团同化,也不得不开始起用宦官势力来维护皇权。
到明仁宗执政时,明朝的文官集团开始崛起。
开国之初,能抗衡文官集团的武勋集团被他们挤兑得边缘化。慢慢的,文官集团的话语权逐渐超过皇权。
于是,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皇帝家奴们就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在权力场上。
武勋集团和藩王们不敢依仗,皇权不依靠宦官势力,完全无法跟文官集团抗衡。
朱元璋立在皇宫里的禁止宦官干政的铁牌牌,到明宣宗执政时,就给扫进垃圾堆了。
没办法,明朝的皇帝们要保证话语权,就不能听老祖宗朱元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