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个策略相匹配的是2021年下半年,唯品会重启超级大牌日活动,即与多个头部品牌核心品牌合作实现了历史最高单日业绩。在唯品会看来,大量新品牌的涌入能够激活并升级平台上的多重购物频道,更好地赋能品牌,丰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升业务协同水平。
但是这通操作似乎并未带来太多正向改变。
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第四季度订单总数为2.628亿单,客单价提高了0.73%至262.8元,增长并不明显。然而四季度的活跃用户为4920万,比上年同期的5300万减少了380万。
对此唯品会方的解释是,四季度的确是受到外部环境和天气的一些影响。
聚焦头部品牌与核心用户策略带来的结果是,唯品会的毛利率也在同步下跌。
这似乎是唯品会面临的一个核心难题。当大牌特卖在重重夹击下遇到大量困难时,向更多品牌导入进行转型的第一步,牺牲掉的就是毛利率。
作为垂类电商,唯品会从大牌特卖起家聚焦服饰品类,注定在巨头博弈当中处于不利地位。刘强东曾说,“垂直电商,只有垂直品牌可以存活,不是它的电商平台有价值,而是品牌有价值。垂直零售平台一定死掉,当然也可以卖掉。”
电商巨头凭借自身强大流量,向细分赛道竞争加码时,垂类电商平台想要保住自身的市场份额显得尤为困难。在大牌服饰品类,京东已经与LV、宝格丽和 DIOR 等多个大牌达成合作。而服饰品类作为淘系起家的门类,更是在品牌合作上对唯品会构成了强力竞争。
更糟糕的是,主播经济的崛起直接冲击了特卖这一形式。在主播间能拿到大额优惠培养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同时也给大牌找到了新的特卖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财报显示,2021年,唯品会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增速持续下滑,2021年第四季度唯品会的营收增速已经降至负数。
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对于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指引,唯品会预计营收将为 270-284 亿元,同比下滑 0-5%。
直播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卷的电商领域不断压缩着唯品会的生存空间。在唯品会新的策略加持之下,唯品会是否能够转型突破有待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