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曹操功劳颇大,汉室册封他为费亭侯之用意,仍然值得推敲。费亭侯在曹家,不止曹操一位,曹操祖父曹腾,就曾被汉桓帝册封为费亭侯。曹腾是东汉晚期一位大宦官,但这位宦官,并不坏,他"历侍四帝",颇有功绩。若非东汉末年宦官名声尽坏,曹操也不至背着"赘阉遗丑"的包袱数十年。汉室将曹操祖父的爵位册封给他,意味着仍将曹操视为"爵位承袭之人",这意思明白:虽然您曹操颇有功劳,但朝廷对您本人的能力,还不能完全认可,因此让您承袭祖上爵位。而东汉朝廷这么做,或许还有深意:让曹操承袭宦官之爵,从而进一步打压他当时并不怎么好的名声。
但不久后,朝廷就对曹操加爵了。建安元年(196)秋天,刚受封费亭侯三个月的曹操,被汉献帝册封为武平侯。这次册封,也是朝廷以官方名义,认可曹操作为的一次册封。武平侯,是汉室宗亲刘璜曾经受封的爵位,将汉室宗亲的爵位赐予曹操,意味深长。如前所述,曹操起兵初期,长期被身为宦官之后的阴霾笼罩,袁绍和袁术,都曾揪住曹操这一痛点反复攻击。东汉朝廷用汉室宗亲的王爵爵位册封曹操,在淡化曹操宦官之后身份的同时,更把曹操看成了"自己人"。
>建安元年九月,车驾出嬛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