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朱元璋又与陈友谅交战,双方于1363年七月爆发了决定双方命运的鄱阳湖之战!在这场战争中,陈友谅投入了60万大军,而朱元璋也亲率20万大军迎战。当时的巢湖水军诸将都擅长水战,"而通海为最",俞通海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交战之初,由于陈友谅的战船十分高大,朱元璋方面有些抵挡不住。
就在此时,俞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这才挫败陈友谅方面的攻势。之后的交战过程中,朱元璋乘坐的战船遭到了陈友谅大将张定边的攻击,形势十分危急。常遇春射中可张定边,接着俞通海驾船来援,挡住敌方战船,这才为朱元璋解围。而俞通海的战船被敌方战船冲击,他在交战过程中"兜鍪尽裂,仅免"。
第二天,双方继续交战,俞通海、廖永忠率领"七舟置火药,焚敌舟数百"。两天后,俞通海又带着六艘战船深入敌阵,遭到了围攻,连观战的朱元璋都认为已经失败了,可是没过多久,俞通海带领"六舟绕敌舰出,飘飖若游龙"。当时,朱元璋的军队看到了备受鼓舞,"军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
最终,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取得了胜利,而在此战中俞通海的功劳最大!占领武昌后,俞通海被封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又参加了消灭张士诚的战斗。不过在攻打桃花坞时,俞通海中箭,身负重伤。回到金陵后,朱元璋亲自探病,问道:"平章知予来问疾乎?"而俞通海已经不能回答,朱元璋流泪而出。俞通海死后,朱元璋亲自祭奠,"临哭甚哀"。朱元璋称帝后,俞通海"改封虢国公,谥忠烈"。
参考资料:1.《明史》;2.《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