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池中的“瓮城”是怎么出现的它有什么功能!

2025-05-05 08:42  360kuai

古代人经常会提起"瓮城",瓮城其实也被人们称之为月城和曲池等等,它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大多数瓮城呈现的是圆形,也有少数瓮城是方形或者是矩形的,人们提起瓮城,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瓮中捉鳖这一个词语吧。古代在打仗的时候,敌军进入了城里,其实并不代表着城池就被敌军拿下了,这个时候可以采用瓮中捉鳖的策略,那就是把主城门和瓮城门同时关上,这样这些敌军就逃不出去了,并且他们毫无反击之力。古代各个国家之间经常会发生战争,若是想要攻克一个国家的话,那么首先就需要攻克它的城门,因此守护住城池是非常重要的,厚重的城墙不易被攻破,而且城墙上面还有士兵看守着,但是城门就比较薄弱了。

古代的瓮城分为内瓮城和外瓮城,主要的区别就是城门是向外开的还是向内开的,大多数瓮城都是向外开的,所以外瓮城比较多一些!瓮城的门道是在侧面的,和主城门相通,这样做可以更好的保护城门,但同时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大的马车不好通行,人走起来倒是方便很多。古代的城门要是想推开非常的费力气!相信很多人小的时候家里面的木门开合,也非常的不方便吧,不像现在我们用的都是自动门!古代的城门和老式的木门都有同样的缺点,就是开合不方便!若是想要开合的话,是需要很多士兵同时来推这个门的,因此不仅耗费力气,还非常的耗时间,若是敌军来犯的话,城门又在短时间内关不上,那么后果就非常的严重。以前的城门构造非常的复杂,为了防止被车撞到,所以门不仅非常的厚,而且门后面还有红木和铁锁等等!门关上去之后需要把横木插上去,而这块木头是需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的。

现在还有很多的古城采用的是以前的古城门,我们如果去古城游玩的早的话,会发现工作人员在开门的时候耗费了很长的时间。关合城门的程序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时间又长,古代人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又不能够把城门给换了,所以他们就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建造一个瓮城,瓮城的城门比较多,所以大家进出城的速度会快很多,并且大家进了城之后是不能够进入主城的,因为在进入主城之前,我们还需要再经过一道门。这样,敌军来犯的时候,就算他们破了第一道门,还有第2道门呢,一旦第二道门关上了,那么他们可就危险了,而瓮城的周围全部都是城墙,城墙上方可以安排很多弓箭手对他们进行射击!古代人这样做是不是非常的聪明呢?有了瓮城之后,城门的安全性就大大的提高了,而且城池也不易被攻下了!

关于瓮城的具体出现时间还不确定,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在距今4000多年的石峁古城中就有了瓮城,这最晚也是在夏朝早期!原来很早之前古城的防御系统就已经相当完善了,这一点还是挺令人震惊的。专家们发现,隋唐时期的人对于瓮城是不怎么感兴趣的,因为很多隋唐时期建造的城都没有出现瓮城,但是到了唐朝末年,各个地方开始了混战,因此瓮城也就变得越来越多了,而这也成为了国家的主要军事防御设施。

国家若是强大的话,那么是否有瓮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但是如果国家的军事力量相当薄弱的话,此时瓮城就变的必不可少,关键的时候可以帮国家扭转局面,起死回生。甚至有一些城池,如果有了瓮城的话,还可以起到防洪抗灾的作用呢!

最后,所谓的瓮中捉鳖就是对敌人进行四面夹击,四面城墙上全站了弓箭手,那么敌军被包围后,这种情形不就是"瓮中捉鳖"吗?瓮城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军事防御系统,古代人能够想出瓮城,也确实令人佩服,这绝对是军事史上的一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