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也不是不清楚这一点,考虑到政权一直不稳定,因此,李光世多次违抗圣旨逃跑,朝廷都没有追究其消极抗战的责任,而右相兼都督的张浚却极为不满,多次请求朝廷追究刘光世的责任。
绍兴六年(1136年),张浚上奏称:"刘光世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请罢之!"
而左相赵鼎出来唱反调,他说:刘光世是"将家子,将率士卒多出其门下,若无故罢之,恐人心不可。"宋高宗最终还是听信了赵鼎的谏言。
绍兴七年(1137年),不死心的张浚再次弹劾刘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国事,语以恢复,意气拂然,乞赐罢斥,以儆将帅!
"这一次,宋高宗有些恼火,于是将刘光世降至少师、万寿观使,其部众收归都督府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