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龄失考的背后
事实上,不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班固的《汉书》,都没有提到刘邦出生于哪一年,更没有提到刘邦的父母叫什么名字。其实,之所以这些历史学家没有提到刘邦出生于哪一年,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刘邦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出生于哪一年。
当然,这种说法可能让现在很多的城市小青年无法理解,确实很难想象,会有人连自己出生于哪一年都不知道,但是,事实上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
在古代的时候,底层社会的老百姓对于时间观念的印象并不深,所谓的不深刻,主要体现在,底层老百姓只要知道寒来暑往是一年,懂得春种秋收这些种地的规矩就可以了。
至于过去的那一年是哪一年,老百姓根本没有兴趣去可以记住,也觉得没有必要,这就导致了古代很多底层老百姓,对于自己的年岁其实是大致估算而来的,事实上,这种情况还一直延续到了近代。
图片:百姓埋头下地干活剧照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庄稼人,对他来说,每天只有忙不完的农活,以及还不完的地租,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探讨去记忆自己的儿子到底出生于哪一年。反正,只要儿子出生以后,能够逐渐长大,能给家里种田就可以了。
因此,刘邦长大以后,即便是做了皇帝,也实在无法从父亲嘴里问出自己出生于哪一年,所以不论是《史记》还是《汉书》在这方面都选择模糊化处理。
但是,让人感到感慨的是,刘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出生于哪一年,反倒是西晋时候的一个妄人,能够说出他出生于哪一年,甚至还给他的父母起了那么喜感的名字。
当然,更加让人感到搞笑的是,这种胡说八道的内容,居然能够在后世获得那么多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