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明朝琉球国王画像:国王服饰是明朝皇帝赐予,犹如中国官员
琉球王国(琉球语:琉球国/ルーチュークク Rūchū kuku)是曾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
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蜿蜒1000公里,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明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政府朝贡。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册封,从此琉球使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
琉球朝贡船
自1879年琉球灭亡至1885年间,大量琉球人流亡中国,开展"复国运动"。他们以福州、北京、天津为据点,向清朝总理衙门、礼部和重臣李鸿章、左宗棠等递呈请愿书28份,要求清朝就琉球问题向日本交涉。
第二尚氏王朝第七代琉球国王尚宁王御后绘复原图,此时期日本丰臣
1880年3月,日本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分岛、改约"案,即琉球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岛屿属日本管理;琉球群岛的南部诸岛如宫古岛、八重山,则归清政府管辖。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应修改日清通商条约,允日享有最惠国待遇。据此,清政府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等人与日方代表进行商谈,1880年10月28日草签了《琉球条约》及《酌加条款》。琉球王国官员再三诉愿表示二岛土地贫瘠,无法生存,万不可接受。林世功也在北京总理衙门前自杀表示抗议。林世功自杀后,清政府拒绝在谈判条约上签字,协商破裂。
1882年,日本驻天津领事竹添进一郎与清政府恢复琉球谈判问题,但是没有达成协议。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作为战败国割让台湾、澎湖,在琉球群岛问题上就更没有发言权。
1898年,日本强迫琉球人服兵役。
1901年,琉球最后一位国王尚泰去世。
琉球王室还有后裔,目前生活在日本东京
琉球王国是一个曾经位于中日之间的岛国,在明清时期琉球相继臣服于中国和日本的萨摩藩,到清朝末年时,随着清帝国的衰落和日本的崛起,琉球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
毋庸置疑,在历史上对琉球影响最大的国家就是中国,琉球的文化和服饰至今还保留着浓郁的明朝汉文化风格。(琉球汉家衣冠)
1392年,明太祖派遣福建地区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三十六姓人家移居琉球,帮助琉球建造大船,解决琉球对外交往不便的现状。这些人为琉球带去了先进地生产生活技术,对琉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入清之后,琉球向清朝称臣,继续维系着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不过虽然中国对琉球影响巨大,但中国距离琉球遥远,而日本则地近琉球,对琉球的实际掌控力要大于中国。而琉球更加惧怕日本,因为明清两朝对琉球的领土并没有什么贪念,但日本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到了琉球。
1609年,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南的萨摩藩入侵琉球,琉球国王尚宁被掳至日本,被迫与萨摩藩《掟十五条》。根据此条约规定,琉球王国割奄美群岛予萨摩,并向萨摩称臣。此后,琉球一面向中国称臣,一面向萨摩藩称臣,可谓是一仆二主。
其实萨摩藩曾想直接吞并琉球,但是碍于当时的中日贸易,萨摩藩担心明朝报复,于是放了琉球一马。不过到了清朝末年,日本对琉球就没那么客气了。
在戊辰战争之后,日本倒幕势力推翻了江户幕府,结束了诸藩割据的局面,日本开始向一个现代国家进行转变。在完成统一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加快对琉球吞并的步伐。
1871年,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琉球王国的宗主萨摩藩一夜间变成日本的鹿儿岛县,琉球国大为震动。
次年,日本正式向琉球政府通报萨摩藩改为鹿儿岛县,并宣布豁免琉球拖欠萨摩的一切债务。日本使者对琉球国王尚泰表示"琉球国体可以不变",以此暂时安抚尚泰。但同时又大肆宣扬琉球与日本同文同种,而大清皇帝是关外满洲异族,非孔孟所许,暗示尚泰早日归降。(琉球国王--尚泰)
不过琉球王尚泰并没有听出日本人的话外之音,他以为日本新政府放弃了对琉球的非分企图,因此非常兴庆。可就在日本使者离开后不久,日本政府则催促尚泰前往东京觐见明治天皇。而在尚泰觐见明治天皇之时,明治天皇突然宣布了对尚泰的册封诏书,封尚泰为琉球藩王。尚泰对于日本的行为非常震惊,但又摄于日本国威不敢发作,最后只得接受了册封。
1873年,琉球朝贡船只在前往中国的途中被风浪吹至台湾,船上69人当中3人溺死,54人被台湾原住民杀害,仅12人获清军营救送往福建,史称"牡丹社事件"。
此事件原本是清国和琉球之间的意外事件,但日本却瞅准时机,借口琉球是日本藩属,悍然出兵台湾,最后迫使清帝国与日本签订《中日北京专约》,清廷向日本赔款55万两白银,并认同日本出兵台湾乃"保民之举",这直接等同于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而日本则利用此事件强迫琉球断绝了与清朝的朝贡关系,并出兵占领琉球。
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尚泰只有向清廷求救,但清政府并没能给予尚泰任何实际地支援。1879年,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在琉球"废藩置县",在琉球设立冲绳县,琉球王国灭亡。
日本纪念大清国册封琉球王的游行
此后尚泰及王族成员被掠至东京软禁,但此时尚泰对清廷尚存希望,而清政府也与日本就琉球问题展开了多轮谈判。
清廷的意见是将琉球一分为三,即奄美群岛(北岛)归日本,冲绳群岛(中岛)归琉球,先岛群岛(南岛)归中国,但此方案被日本断然拒绝。随后日本提出"两分方案",将先岛群岛割给中国,剩下的岛屿归日本。作为回报,日本可获得中国内地的通商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琉球王宫
对于日本方案,清帝国原本是准备妥协接受的,北京的想法是先拿回南岛让琉球复国,以后的事情再慢慢谈。但是正在东京的尚泰强烈反对这个方案,他表示南岛贫瘠,无法立国,因此清廷最终拒绝了日本的提议。
到1882年,中日在琉球问题上举行了最后一轮谈判,但双方还是未能达成共识。尚泰闻讯后,对复国完全失去了希望。
1885年,尚泰被封为侯爵,列入日本华族,彻底的归顺日本。1901年8月19日,尚泰于东京病逝,享年59岁。其长子尚典袭爵,入选日本贵族院。
尚典死后,其长子尚昌袭爵,尚昌甚至还来到过中国旅行。
尚昌死后,其长子尚裕袭爵。但是在1945年日本二战投降后,贵族阶层被取消,尚裕的侯爵身份也被消除。1996年,尚裕被冲绳县政府授予那霸市名誉市民的称号。
如今尚氏家族的族长是尚裕之子尚卫,目前尚卫经营者数家大型企业,在日本东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