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记:清同治二年三月二十七日(1863年5月14日),"当夜,达开妇诞一子,乃通令将卒,'孤今履险如夷,又复弄璋生香,靓此水碧山清,愿与诸卿玩景欢醉'……以是传令犒赏,休养三日。""此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
虽说《擒石野史》的作者许亮儒是番族土司王应元的记室 (俗称师爷,掌理文书),曾参与阻止石达开太平军抢渡大渡河支流松林河的局部战斗,该书属当时、当地、当事人的记载,有一定可信度。但野史系私家编篡之史书,所载多属历史事件的片段或片面的情况,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并且会夹杂上许多作者妄加臆度和猜测甚至虚构的东西在里面,可信度还是要打折扣的。
民国初年,越西县大树堡乡村教师李左泉通过实地考察,就认为《擒石野史》的许多记载不实,而着手整理,更名为《石达开涐江被困记》。皖籍学者都履和又在其基础上略予损益与校正,更名为《翼王石达开涐江被困死难纪实》。饶是如此,后人经查阅相关史料和私人著述,并通过石棉、汉源、越西、冕宁等地实地调查,仍发现许多有错误。
按照《越巂厅全志》记叙,清同治二年二月二十七日(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到紫打地的当晚,"俄而阴云四合,日夜滂沱大雨,河水陡涨不得渡",即当晚大渡河洪水已经陡涨,已不能径渡了。
土人赖进学《述石逆被擒事》也称:"彼时两河水陡涨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