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溥仪回国,仅上缴486件小玩意,无数国宝流向了何方?(6)

2024-02-14 15:42     360kuai

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之后,所谓"树倒猢狲散",包括溥仪在内的几乎所有皇室成员、臣属等,都在各谋去处、自找出路,伴之而来的就是对紫禁城藏品的盗卖及倒卖。1912年12月,热河督统熊希龄发现文物倒卖严重的问题,请求袁世凯采取政府收购的方式从清室手中买断文物,交博物馆收藏。此议也算有点成效,1913年11月至1914年3月,先后共有11万余件文物从热河行宫、盛京行宫等处运送到北京,收藏到了"古物陈列所"。

但因为当时的民国政府财力匮乏,所以文物收购很快就停止。根据当时所清理的数据,紫禁城里文华殿、武英殿等各处有文物70余万件。虽然已经分门别类、登记在册,但终于因为"财政支绌,迄未实行"(段祺瑞语)。

随着后来的形势紧迫,溥仪开始筹备离开紫禁城,国宝的命运也开始了从零星倒卖向大规模流失的转变,从此无数国宝飘零"江湖",生死不明。有史料可靠的、去向明确的文物,则仅仅是浩如烟海的巨量财富中的冰山一角。

1922年6月,以"赏溥杰"的名义,溥仪从紫禁城偷运出文物一千多件,字画、册页二百多种。当年"清室委员会"清理、登记文物的时候,曾经对文物按照其价值定等分级,最贵重的是五个圈,类似于今天的五星级;最次的则划归"一圈"级。这批偷运的文物,全是在"五圈"级里又精挑细选的,例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曹娥碑》《二谢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