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美国本想借立陶宛来一场“中欧经济演习”,但……(3)

2022-01-07 08:00     观察者网

笑完回正题,“欧盟反胁迫工具法案”是一种防御性质的武器,但不能小觑其杀伤力,因为美国会见猎心喜,伺机助阵再补几脚。而说到底,除了“刺俄”并分裂欧盟的功能外,立陶宛只是美国利用来实现其抗中经贸新战略的工具之一。

约束性接触战略(strategy of bound engagement)

众所皆知,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对华策略奉行“接触政策”,这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怀柔政策,目的就是重塑中国,方法之一是企图透过市场的力量将中国改变成西方想要的样子。

在中美博弈开始之后,美国便将“接触政策”不规则地调整成“约束性接触战略”,将“怀柔”的部分磨平,取而代之以“尖锐”。

这里所谓的“不规则”,是指概念成形并已得到实行,但因缺乏具体的总体战略,以致奉行此概念的作为显得步履紊乱。所谓的“约束性”,则是指以美国国内法与国际法约束中国的国际行为。它可能包括中美都受约束的规则,例如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义务,或美国与合作伙伴联合制定的强制性经济治理规则。

白话说,打的就是“聚众群殴”的主意,而且游戏规则还是由聚众那一方来决定。

美国有的是智库搞这种策略,例如“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缩写成CNAS)这类华盛顿高端智库,最近就大力促销其遏制中国的新经济战略。CNAS也于2019年访问过台湾,与蔡英文合作大谈“假讯息认知作战”与CNAS研拟的“反制高科技非自由主义”。

CNAS官网首页截图

CNAS最新“作品”即强制性经济治理战略概念(Strategic Concepts for Coercive Economic Statecraft),在美国难以高度整合朋友圈共同制定经济武器对付中国的现实下,提出了较为迂回但也较有效的具体方法论。

美国虽已无法复制冷战时期与朋友圈高度一致的围堵历史,但仍有能力在西方对中国的集体恐惧情绪下,操弄国际政治与全球经济。CNAS做的,就是对全球经济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进行“演练”,整理出各种情景,方便美国决策者在未来的不同情景下套用其方法。

事实上,文首已述及,“欧盟反胁迫工具法案”就是一种经济战的“实弹演习”,它看起来像是欧盟为自己“买保险”的举措,其实也隐藏攻击意涵,在经济上无法与中国脱钩的现实里,寻求进可攻(国际规则)退可守(欧盟利益)的战略。

CNAS提出的策略,就是让美国可弹性并迅速因应朋友圈与中国的交手,实现自身的约束性接触战略。

立陶宛事件,无疑是美国让欧盟不得不推出反胁迫法案的催化剂,从这个层面来看,2021年美国在欧洲的挑拨是得分多于失分的。只是,欧盟深知在中美对抗的棋局里,自己是能得到“和事佬”最大利益的联盟,这反胁迫法案也没规定不能对抗美国。

因此,“立陶宛大坑”最大的受害者,必然是执迷不悟的立陶宛。

最后,中国大陆需要留心的是,“小老鼠对抗大象”是最煽情的叙事,它隐含着“只要小,就可为所欲为”的虚伪正义感,西方从官方到主流媒体最爱散布这种故事,在小说、历史与影视作品里,小才是大,大就是小,被歌颂的永远是挑战大象的小老鼠,别让立陶宛与台湾轻松伪装成楚楚可怜的受害者。

2021年欧洲出现“立陶宛变异株”,2022年的变种可能就是捷克新政府,而想搞“价值外交”套利的恐怕还不止一国,中国也需要一套中式“约束性接触战略”,目标清零。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