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被困大渡河时,军师献上三条锦囊妙计,为何仍然改变不了结局?(3)

2022-01-02 15:00  360kuai

大渡河水暴涨,一时难以消停。石达开部被困大渡河,于是军师以石达开的名义写了几封信给清军王应元,罢战求和,网开一面。王应元自然拒绝,曹卧虎见王应元不让路,又写信希望能够开通商贸。此时石达开部已经缺粮,士兵处于饥饿状态,急需补充粮食。两封信都被王应元拒绝后,曹卧虎劝石达开"由海棠大道突围南行。"(见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第1555页。此时突围,虽然可能会损失惨重,但依然能够保存一部分队伍,不至于全军覆没。然而,正在石达开犹豫之际,清军王应元等已经率兵四面包围而来,南撤之大路已经断绝。血战三天后,石达开才率领残部7000余人走险道突围,石达开率残部沿大渡河而走,两岸是悬崖峭壁,无处攀爬,前后又有清军围追堵截,手下将士死伤惨重,大量有生力量被消灭。残部到达老鸦漩时,石达开部已经无任何粮饷充饥,战马已经吃光,队伍中出现了杀人吃肉的境地。石达开退守最后的据点利济堡时,手下仅有三、四千人了。到此时,石达开部已经无力回天了。

三?背水一战,假诈降成了真投敌,玷污了一世英名

困守利济堡,已经是无力回天。曹卧虎建议石达开率部死战,即使全军覆没也能全忠义的清名。但此时石达开念及部下生命,宁愿一死已拯救全军。石达开认为"(求荣而事二主)忠臣不为",但却希望清军能"宏施大度,胞与为怀,格外原情,宥我将士,赦免杀戮。则达愿一人而自刎,全三军以投安。然达舍身果得安全吾军,捐躯犹稍可仰对我主,虽斧钺之交加,死亦无伤。"(见《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161页。)曹卧虎觉得诈降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再献一计,写下一个诈降表,投到清军曾仕和部。曾仕和曾多次劝降石达开,因此诈降计策选以曾仕和为突破。

当时的计策设想是,以诈降为诱饵,等部队过了河就立刻反击,占据当地筹集粮草后再迅速突围。曹卧虎写完诈降表后,便跳河自尽。为迷惑敌人,表明投降的意志,石达开与五岁的儿子石定忠到清军大营投降。不料,清军早已经有准备,石达开当夜就被投入大牢,与部下分别关押起来。石达开这时才意识到清军诱降是假,诈降之计已经无法实施。据文史资料记载:"二十七日,唐友耕兵自北边来。应刚即协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