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古代历史上,虎父无犬子,有很多父子均为名将,名留青史。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说到最厉害父子名将,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马腾、马超父子,关羽、关平父子,夏侯渊、夏侯霸父子,孙坚、孙策父子等。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董和、董允父子,则是蜀汉的一对父子名将。虽然在整体名气上,董和、董允父子比不上马腾、马超父子,关羽、关平父子,夏侯渊、夏侯霸父子,孙坚、孙策父子等。但是,对于蜀汉来说,这一对父子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和忽视的。其中,董和曾经辅佐刘备,而他的儿子董允,则和诸葛亮、费祎、蒋琬齐名,并称为“蜀汉四相”。
董和
一方面,就董和来说。董和(生卒年不详),字幼宰。南郡枝江县(今湖北枝江)人。东汉末期蜀汉官吏。东汉末年,董和带着家人来到了益州,并成为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共同主持管理左将军、大司马府的事务,他们出谋划策,共事欢洽交情深厚。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当时董和的地位还比不上诸葛亮,但是,能够和诸葛亮共事,已经说明他获得了刘备的重用和信任。毕竟,相对于诸葛亮,董和跟随刘备的时间相对较短。
不过,对于董和这位大臣来说,并没能辅佐刘备太长的时间,也即很可能在刘备登基称帝之前,董和就已经去世了。对此,在公元221年的时候,蜀汉丞相诸葛亮表示:“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也即在刘备登基称帝的时候,诸葛亮表达了对董和这位贤臣的怀念,这意味着在公元221年之前,董和就已经去世了。对于董和来说,最终的结局应该是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