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曾有一支西方军队在南明风雨飘摇之际加入了抗清斗争(4)

2025-02-01 16:02  360kuai

至于“烈纳”、“玛利亚”、“亚纳”、“当定”等名,是永历帝嫡母、生母、妻子、儿子等人受洗入教后的教名。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最末一句:“十字架旗之胜利也。”

这个指的应该就是永历元年(1647年)的桂林大捷。

因为,庞天寿在勇卫军在该年起用有“西番书”符识的旗帜,上面绘有十字、圣杯和天使等图案,并书有意为“荣耀归于圣礼”的拉丁文(西番书)。

不过,有史学家对卜弥格的记载存疑。

理由是卜弥格的记载总是夹杂有许多错误。

如其所写的《中国波兰省耶稣会士的卜弥格神父1653年在罗马发表的一个关于基督教在那个国家的状况的报告》中说:“有一个名叫永历的万历的后代,他手下有一员大将,是虔诚的基督徒,名叫李定国,打败了鞑靼军,因此他(指永历)至今仍保持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里,就有明显的错误:李定国是原张献忠大西军的部下,他从来没有信仰过基督教。

非但如此,卜弥格还把瞿式耜、焦琏、金声、郑成功等南明重臣都说成了基督教信徒。

当然,最可疑的就是,葡萄牙从1580年起就被西班牙统治,到1640年才再独立。澳门则是在1642年才脱离西班牙的统治,而但在当时签署效忠葡萄牙王约翰四世的三百多位公民名单中,并没有带兵入援桂林的 Nicolas Fereyra 的名字。

另外,如果真有洋人助阵,那么瞿式耜、焦琏等人在战后必定会为这些洋人记上一功,但查遍中国当时文献,都没有这方面的任何片语只字的记载。

葡萄牙到底有没有派出三百名士兵助明抗清,还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