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曾有一支西方军队在南明风雨飘摇之际加入了抗清斗争(2)

2025-02-01 16:02  360kuai

看看他们的出身就知道了。

女真本身是渔猎民族,世代生活在东北苦寒之地,以畜牧渔猎为生,没有农业,没有纺织业,身穿兽皮,手执武器,在深山老林里搏杀狼虫虎豹为生。

这样一群人,实在是天生的斗士、丛林的杀手,而经过努尔哈赤的集合整训,在战场上“合为一人”,其所爆发出的战斗力是何其惊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清的第一次交锋——萨尔浒大战中,明军虽然配备了枪炮、火铳,但女真八旗骑军来如雷,去如电,电闪雷击,往往在明军尚未换弹换药之际就已“刃已加颈”。而经孔有德、吴三桂等人相继降服,女真八旗不仅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炮,而且得到由西人所直接传授的弹药制造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具,战斗力就更加恐怖了。

所以,“明末清初女真八旗兵的战斗力为同期世界上最强”之说不虚。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上述断言也只是推理、猜测,未经事实检验,还是欠缺说服力。

真遗憾当时的女真八旗兵没有机会和西方军队一较高下!

当然,世事无绝对。

近年来,治南明史的史学家们在研究晚清教会史家萧静山译著《圣教史略》时发现,该书中有记载称:“永历即位之初,遣庞天寿偕毕方济同至澳门,商议借兵事……葡国遣兵三百名,带大炮数门来桂林助战,以瞿纱微为随队神父。桂林府得三百洋兵助战,大有可恃。永历元年三月,清兵大队来攻,一望如云。式耜即令焦琏拒战……杀敌人无算。”

这里,先说说萧静山其人。

萧静山是河北省交河县留信村人,生于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天资聪慧,十八岁就考中了秀才。但不久,就抛弃仕途,信奉了天主教,献身教会,译、著了《崇修引》、《新经全集》、《圣教史略》、《天主教传行中国考》、《默祷释义》、《圣若望伯尔各满传》等大量作品。

上述《圣教史略》记载中的永历,是南明小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庞天寿是永历朝廷的秉笔太监;瞿式耜、焦琏为永历朝重臣;毕方济(P.Francois Sambiasi)和瞿纱微(又名瞿安德Andreas Xavier Koffler)是意大利传教士。

按照该条记载,即永历帝曾派庞天寿和毕方济一起到澳门借兵。结果,葡国派出一支由三百名士兵组成的军队,携带数门大炮数门来桂林助战。当时的瞿纱微为随队神父。这三百洋兵曾在桂林城下“杀敌人无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