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玮:美国很难理解,中国与赤道几内亚的情谊从何而来(2)

2021-12-17 08:00     观察者网

“旱季烈日炎炎似火烧,雨季大雨磅礴不见天。非洲国家普遍物资匮乏、断水断电、传染病肆虐,甚至政局动荡、暴乱频发。我过去时,住所刚剿灭了虫害,在援非人员中算得上幸运。”

“抵达没几天,马西埃总统接见了我们。其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沈鹤翔回忆:“我们在总统府交谈时,外面忽然传来了军乐队的演奏声,总统肃然起立。带领我们前来的陈坦大使见状,急忙做出手势,我们心领神会,立即整齐划一地站立起来。”

歌曲奏完,陈大使介绍,这是总统府在降国旗奏国歌。马西埃总统接过话茬,风趣地说:“我们国家升降国旗之时,凡是听到国歌的公民,都要立正站好,我当然也不能例外。”总统的话引来我们友好的笑声,拘谨的气氛也活跃起来。

赤道几内亚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早在15世纪,便遭葡萄牙殖民者入侵,18世纪又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这片土地曾经浸润了鲜血与屈辱,在独立之初,极需重塑国民的尊严及自信。

“在赤几,上至总统府下至边防哨卡,每天都会举行升降国旗仪式,借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沈鹤翔回忆,“我亲眼所见:国歌声起,行人便立即止步向着歌声的方向行注目礼;所有车辆都会停下,司机下车站定;若是军人,便会挺直身板、端正严肃地行军礼。”

赤道几内亚独立前,资源被殖民帝国垄断。当地人基本处于刀耕火种的年代。“人们饿了摘香蕉、挖番薯和捕鱼,困了有时候就躺在草地里睡一宿。居住在赤几的西班牙人、印度人等,购买商品仍需向西班牙订货,再由商船将货物运过来。中赤建交后,我国商船开始出现在巴塔港口,中国商品逐渐出现在赤道几内亚。”

沈鹤翔(左二)在“大宁号”商船前合影

独立后,马西埃宣称实行“非洲社会主义”。“与我们交流时,他显得踌躇满志,急切地想改变赤几的状况。”但是,马西埃没有结合本国国情,生拉硬套中苏经验的同时,对原殖民主义经济及本地私有制经济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导致国家经济和政治环境全面恶化。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