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的有志之士尽为刘备所用
刘备被刘璋引入成都,安排在葭萌,目的是让他讨伐张鲁。刘备到达后,却没有立即出兵,而是“厚树恩德,以收众心”。等到刘璋出降,刘备得到了成都,任命了一众官员,《三国志》说这些人“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竟劝。”人尽其才,互相鼓励,好像蜀地的人都早早盼着刘备来领导他们似的。可问题是,成都城破,并没有大将级别的武将归刘备所用,如张任等。张飞倒是义释过一个严颜,不知道这个人后来到哪儿去了。还有,蜀地的人始终都没有停止反叛,刘禅的投降也是这些蜀地人积极鼓动的。
刘备称汉中王
打完汉中之战,刘备知道曹操再也没有能力前来征讨益州,于是自称汉中王。刘备给皇帝上书,找了一大堆理由,说是实在没有办法才这样做的。这种事情本没有什么,且不说三国诸侯想当皇帝的不少,就是曹操不也称魏王了嘛。但陈寿却把群臣的劝进书和刘备的表白书全部抄录出来,是说刘备的这个汉中王当的合法吗?其实刘备的辩解不过是两个字——漂白。
刘备称帝
紧接着,刘备要当皇帝了。刘备当汉中王,根本就不是汉献帝的意思,血缘关系上和汉献帝刘协也已经是十八丈远,当就当吧,反正那个时代称王就意味着心里早就没有了皇帝。但偏偏是,刘备要当皇帝,出来了一个“或传闻汉帝见害”。于是,刘备正儿巴经地给“老”皇帝发丧,又是上谥号,又是穿丧服,搞得还真像回事儿似的。刘备搞这些东西,说到底就是心虚,《三国志》记载这些东西,无非是让刘备当皇帝顺乎情理,但总感觉有欲盖弥彰之嫌。这就像把蜀汉称之为季汉一样,总也是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夷陵之战后孙刘和好
夷陵之战后,刘备全军覆没,自己也差点儿成了东吴人的俘虏,回到了鱼腹县。可能是感觉这个名字不好吧,刘备将其改为永安县,自己也一直住在这儿。到这儿,《三国志》写道:“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谴使请和。”孙权难道真的是害怕刘备吗?刘备东征讨伐吴国,打着是为关羽报仇的旗号,从关羽死到起兵,两年有余,那是在兵强马壮乘胜之势下进行的。现如今,大败而归仅仅几个月,蜀汉国精锐尽失,刘备又有什么能力让孙权害怕?那么,为什么要“谴使请和”呢?简单说就是孙权要改元自立。孙权原来已经是王,但那是曹丕封的,这会儿他要用自己的年号,要独立。曹丕岂能容他,于是派出大军伐吴。两家你来我往,打了一个不亦乐乎,互有伤亡。曹丕终究是越不过大江,只好暂时作罢。然而长期的对峙终究是块心事,至少要稳住一头,于是派出太中大夫郑泉出使刘备,两家讲和。要是刘备有能力再夺荆州,为什么不趁着魏吴两家打起来的时候出兵?孙权如果是真害怕,他会仅仅派一个太中大夫吗?郑泉,即便是读《三国志》的人,又有几人记得他?
在这些拔高的说辞当中,最过分的是“曹操佐刘备夺徐州”,好像曹操是汉献帝刘协的臣子也就是刘备的臣子一样。这就像人们说刘备的政权是蜀汉而不承认它是季汉一样,刻意拔高的东西总觉得不那么真实。说起来刘备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别说是帝王,就是三国成名诸侯,也只有他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要想通过自身奋斗走向成功,只有刘备可以效仿,因为只有刘备之路才是普通人的可能之路。如此说来,这些拔高之词倒显得有点儿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