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岸信介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同年,进入农商省,在该省文书科、临时产业局等处任事务官,农商省分拆后进入商工省。
1925年后历任商工省工务、文书和统计科长,1935年升为工务局长;在此期间,岸信介以文职官员的身份,私下与日本右翼势力大本营军部发展出了密切的关系。
1936年,岸信介基于政治精算,辞去了在日本政府内部的职务,直接跑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持的“伪满洲国”,开始了新的冒险与投机生涯。
凭借与日本军部高层的特殊关系,岸信介很快与当时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满洲国总务厅长星野直树、满铁总裁松冈洋右、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会长鲶川义介等四人,并称为“满洲五巨头”。比较其他四人,岸信介最大的法宝就是在中国通过大肆种植和贩卖鸦片,来搞活日本制造的所谓满洲国的所谓经济,再加上其个人性喜渔色,喜怒无常,所以很快也拿到了“昭和妖怪”的绰号。
岸信介和3岁的安倍晋三(资料图/日媒)
1939年从中国东北调回日本国内之后,岸信介非常自然地和东条英机凑到了一起。1940年,岸信介任日本商工省次官、1942年出任东条英机内阁商工大臣,曾在昭和天皇的对美宣战诏书上副署。
等二战结束,岸信介顺理成章地被定为甲级战犯关入巢鸭监狱。但极具日本右翼极端分子灵活身段的岸信介毫无心理负担地找到了脱身之策,即与美方合作,根据美方要求提供东条英机的相关材料。
美方很快看上了这个身段灵活,知道怎么为美国提供周到服务,且具有强烈反共倾向的日本政客,美国情报机构的评估报告将其看作是“创造一个服从美国的日本”的最佳人选。由于得到了在战后日本事实上享有太上皇地位的美国的信任,岸信介从巢鸭监狱释放后,平步青云,很快成为日本政坛的风云人物,直到成为日本的首相。
需要说明的是,岸信介骨子里是坚定而典型的日本右翼,后世旁观者看来极为不堪的舔跪美国的各种表现,对日本右翼来说,无非是依附强者,保存生命,再随时准备等强者力弱时反戈一击的标准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