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拉夫特:民主不是美国专利,中美应打一场民主“选美比赛”(3)

2021-12-11 09:30  观察者网

如果把这看成一场“选美比赛”,我们就需要找到更多衡量标准,而不是落在民主和威权二选一的困境中。我们不要去美国的峰会接受那套西方制定的标准,而是要创立自己的峰会,建立全新的人类发展标准——幸福、机会、期望未来,和华盛顿比一比。

我们需要承认民主很多面,威权制度也是。不是所有民主制度都能服务民众,也不是所有威权制度都不能服务民众。我们需要承认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每个社会都需要找到适合其文化、历史、价值观的最好制度,同时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谁来选择呢?是民众,而不是什么“当代帝国”。

中国和西方阵营目前出现带意识形态色彩的竞争。我想解释下西方的性质,美国不只是一个国家,还是一种理念。美国代表的这种理念在19世纪中叶发展成熟,有三个因素:一、所有人生而平等,二、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三、有追求和享受权利的机会。为保证这些因素而产生了“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从那时起,民族、性别、种族、宗教的障碍逐渐消除,西方社会变得多元。

但现在欧洲和美国都在赎罪,在赔偿过去的罪恶,美国是奴隶主义,欧洲是殖民主义。结果是放弃了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来换取多元主义、身份认同政治、全球化,以及迅速兴起的新宗教——“一种新的异教”——歇斯底里的气候保护主义、反对传统家庭价值观、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过分关注性别认同、痴迷于自我满足。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民主。在我看来,这不过是文化无政府主义和历史失忆症。

与此同时,在西方民主国家沉迷时,非民主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避免西方国家的错误,才能找到适合的有代表性的政府,适合本国的人民,而不是布鲁塞尔或华盛顿的口味。

美国宪法是一部了不起的文献。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头表现的人道主义:“我们人民为了建立更好的联盟…”,这里用了“更好的联盟”,而不是“好的联盟”,这说明宪法精神也承认民主不是完美的。民主能不断改进和自我纠错,但永远达不到完美。民主是这样,其它政治制度也是一样的。

(作者是美国全球安全研究所联席所长,本文原文系作者在“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的英文演讲,中文翻译经作者授权发布。)

翻页为英文原文

On Democracy

This month US president Joe Biden will host an important virtual forum in Washington called the Summit for Democracy to which 110 countries have been invited. Promotion of democracy has been a fixture of US foreign policy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Woodrow Wilson took America to WWI in order to “make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Ronald Reagan said that “democracy is worth dying for because it is the most honorable form of government ever devised by man,” which implies that it is a divine mission to liberate people in non-democratic countries. George W. Bush built on this idea, pushing what he called “Freedom Agenda.” He tried to democratize the Middle East and Afghanistan at a huge cost of blood and money. After four years of relative withdrawal from the democracy obsession under Trump, Biden has again brought the idea of spreading democracy to the center of US foreig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