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并不是中和抗体类药物。
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蛋白抑制酶,来阻挠病毒复制周期内关键蛋白的产生,从而阻止病毒的 “ 繁衍 ” 。
其中一种抑制方法就是把病毒的 “ 专属口粮 ” 给它抢了,活活饿死它。
当时辉瑞公布的新冠口服药临床试验数据也挺不错的。
在为期 28 天的观察周期里,PAXLOVID 有 89% 的预防重症住院率,100% 的预防死亡率。
对了,辉瑞的这个 PAXLOVID 药物是口服的,中和抗体药物则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法。
这时候估计又有同学在想,中和抗体药物既可以治疗新冠,又可以预防新冠,那我是不是可以不打疫苗了?
不是,没打的赶紧去打!
目前来看,无论是小分子的抗病毒口服药物,还是静脉注射的中和抗体都没有疫苗来的 “ 经济实惠 ”。
这个经济实惠,对国家如此,对我们也是如此。
首先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已经相对成熟,面对病毒变异频发的情况,疫苗迭代是最 “ 性价比 ” 的选择。
国内这边目前也在推广加强针的接种,国外也仍然需要疫苗来完成基础免疫。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中和抗体疗法和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它们可都不是免费的,目前研发出来也都是作为应急使用。
咱也完全没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那还费劲研究这抗病毒药物干啥?
咋要这么绝对,就不能 疫苗+药物 一起用吗,来个双重保障。
新冠治疗药物( 包括中和抗体、小分子抗病毒药物 )是很好的一个应急补救方法,通过临床试验数据也能看出它们防重症防死亡效果相当突出。
未来,如果可以跟现有的疫苗共同建立一个 “ 双剑合璧 ” 的新冠防御墙,它们就将成为新冠病毒 “ 检测 —预防—治疗 ” 防疫体系的关键工具。
即便是以后要和新冠共同生存了,起码不用像现在这样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