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史可法建议崇祯堂兄广纳人才,此举却显其目光短浅(3)

2025-05-02 14:02  360kuai

而这一年的九月份,史可法也上疏谈到了这个问题,史可法认为江北四镇缺乏兵饷,难以进入山东作战。另一方面,北方很多的人才仍然心向明朝,史可法在奏疏中写到"或不忘本朝,意图南下,逃匿无从,是河北土地、人才尽失矣。乞速诏求贤,偏谕北畿、河北、山东在籍各官及科甲贡监,但怀忠报国,及早南来,破格用之。"

史可法此举也并非全无道理,毕竟在江北四镇拥兵自重,无法收复失地的时候,能够利用人心广纳人才,将有用之才都招到新朝廷之中为我所用,也不失为一步好棋,但是史可法错就错在没有看到另外一面。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山东、河北等地同样至关重要,因为这是连接南北的重要区域,守江必守淮,而要守住淮北之地,山东、河北可以为淮北提供更多的防守纵深。

在史可法的奏疏中完全没有提到收复山东等地,只谈广纳人才,然而如果山东等地的心向明朝的人才都到朝廷之中效力,那么谁在地方上收拾人心,谁在这些地方做好迎接王师的准备呢(如果有王师的话)?

后来的结果令人扼腕,清军稳固了在山东的统治,在收拾了李自成以后,清军在1645年三月间大举南下,江北四镇望风而降,仅仅两个月时间,弘光政权就垮台,而弘光帝(崇祯皇帝的堂兄)也被清军俘虏,南明第一个政权宣告失败,史可法等人难辞其咎。

参考资料:谈迁《国榷》,顾诚《南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