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大裁员,上千员工成为二次上市牺牲品?(3)

2021-12-03 21:00  观察者网

为了提升业绩,除了主营的长视频业务,爱奇艺近年也试图开辟其他多条业务战线来进行自救。

比如,去年初成立中短视频平台随刻,此外还涉及动漫、游戏、手游、社交等领域,甚至还推出了电商平台“爱奇艺商城”。商城内主打娱乐相关商品,也销售电子产品、服装及美容护肤品等,但是依旧没有什么水花。

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爱奇艺的其他业务营收为10亿元人民币,仅占总营收的约13%。

逃不出内容烧钱的怪圈

爱奇艺常年来亏损,究其原因依旧是长视频行业一直逃不出的怪圈问题——在内容成本上烧钱太多。

对于长视频平台来说,优质的内容是收入的基础,有了优质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付费会员与广告收入。

可以说,在过去几年,爱奇艺在提升优质内容上确实做了很多努力。

财报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爱奇艺的营业成本分别为271亿元、303亿元和279亿元,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来内容自制和版权采买。

这也为爱奇艺带来了不菲的成绩,2019年,爱奇艺平台的独播剧数量为95部,比第二名和第三名总和还多。自制内容《隐秘的角落》《中国有嘻哈》《奇葩说》综艺系列此前都给爱奇艺带来不错的口碑和流量。

但是爱奇艺创始人龚宇曾经说过,长视频行业就是一个“穷庙富和尚”的行业,明星导演都赚了大钱,就视频平台亏钱。这也一度成为了行业内的共识。

比如,《如懿传》一共87集卖到了13.5亿,两位主演工资就占了1.5亿元。

尽管2018广电总局下发的明星“限薪令”,禁止网剧全部演员片酬超过总成本40%,主演片酬不超过总片酬70%。长视频的内容成本依然还是居高不下。

2018年爱奇艺内容成本占比高达84%,2020年内容成本虽有下降但是仍达到了70%。

而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本季度爱奇艺内容成本53亿元,占全部营收成本的3/4。当季爱奇艺会员收入42.9亿元,连内容成本都无法覆盖。

尽管爱奇艺在内容成本上投入这么多,但是回报却并不是那么乐观,

2020年,爱奇艺内容供给与质量出现了严重的下滑。

一方面,第三方内容供给的短缺。另一方面,是2021年爱奇艺自制内容口碑的下滑。比如爱奇艺自制剧《致命愿望》和《八角亭迷雾》的豆瓣评分都不及6分。

这直接影响到爱奇艺的两大收入来源——付费会员与广告收入

过去几年,爱奇艺的会员数量虽然一直在上涨,但是会员数量的增速一直在放缓。

并且从2020年二季度开始,爱奇艺会员订阅数量就开始了持续阴跌。

今年一季度,爱奇艺会员规模净增长约360万,二季度,会员规模增量则降至90万,到了三季度,会员规模变成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