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明这十年 :“全国交通安全日”擘画社会文明蔚然新貌(3)

2021-12-02 16:43     中国警察网

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迎来了交通大发展、车辆大增长,但长期积累的隐患短板仍然突出。这就要求,新时期要以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为导向,以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创新发展为驱动,健全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充实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提升农村公路本质安全水平,整顿农村交通违法顽瘴痼疾,着力除隐患、防风险、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农村交通安全现代治理能力水平,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治国有常 利民为本 管理与服务双管齐下

2016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社会协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提出了融合精细管理、精准施策的构想,用系统思维提升治理水平,用提档升级回应民众需求。“家校警”“警医邮”“最多跑一次”等成为深化公安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便民利民的高频词汇。

近年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精准发力、集中攻坚。党的十九大以来,公安部先后推出69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扎实推进“一次办、就近办、网上办”,交管服务更优质,群众办事更简捷,窗口服务惠及9亿余人次,提供线上服务31亿余次,为群众企业节省办事成本700余亿元;实行减证便民、异地通办,累计为群众减少办事材料30亿余份,8000余万群众享受到跨省异地考试、车检、补换证等便利;推进协同共治、少跑快办,全国9600余家汽车销售交易企业、4800余家邮政网点代办车驾管业务,90%的县市可以办理小型汽车登记,方便城乡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创新线上服务、掌上可办,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全面开通网上约考、补换牌证等33项网上业务,交管互联网用户超过4.3亿,实现了交管服务“零距离”。

2021年5月,公安部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12项便利措施,涵盖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通事故证据网上查询等多个方面,着力解决群众和企业“关键小事”,包括定制化服务精准落地等,保障各种群体共享改革红利。

2021年10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110个城市第二批推广实施驾驶证电子化便利措施,为驾驶人、相关行业和管理部门提供在线“亮证”“亮码”服务。目前,驾驶证电子化便利措施已覆盖176个城市,受到群众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3000余万名驾驶人成功申领了电子驾驶证。

为落实“科技兴警”战略部署,解决机动车查验业务供需矛盾突出,群众体验感差的矛盾,南京、南宁、深圳、苏州、柳州等地试点“机器换人”,开展查验机器人实战应用测试,开创机动车登记管理服务新模式。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幅度提高。公安交管服务于境内国民出行的同时,也开阔视野,放眼全球。我国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互认换领驾驶证的范围,不断提高我国驾驶证国际认知认可度,更加便利我国公民境外驾车出行,目前已经实现与阿联酋、比利时、法国、塞尔维亚等国驾驶证互认换领。

事不凝滞 理贵变通 科技人文平衡发展

现代交通治理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当下,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融入个人生活、政府管理的各领域,交通管理是新技术应用和互联网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阵地。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顺应科技革命浪潮,推进科技兴警,大到高精尖的装备,小到“微创新”等公安创新成果推广,公安交管部门借助科技的力量,用数据“解码”公众需求,让公共服务更加智能、更有温度。

交通管理在今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交通控制系统本身的数据流通,而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全数据融合。杭州、西安等地将大数据作为公安交管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引擎和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启动“城市大脑”建设规划,开启通过中枢系统的数据融通,有效调配公共资源,用全新方式治理社会、服务民生、支撑决策的新征程,实现城市运行的生命体征感知、公共资源配置、宏观决策指挥、事件预测预警、“城市病”治理等功能。2020年8月开始,杭州交管部门尝试运营交通治理工作站,联通“城市大脑”等数据端口,充分利用数字驾驶舱、VR体验技术等,为群众尤其是初学驾驶人员提供智能的数字监管、生动的安全宣教、便捷的个性服务。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发展应支撑社会发展的治理问题、经济问题、民生问题。科技赋能不能一味“求新”,而要始终坚持“求真求实”。技术的引领既要创新具体手段方法,更要拓展治理的思维格局,实现利民的目的。

面对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潮汐式”交通流日趋明显的挑战,福建省泉州市公安交管部门依托科技赋能,强化数据支撑,对交通堵点难点深度分析,科学拆解,重构交通组织,优化不规则路口的交通组织,探索“停车换乘”接驳模式,优化文旅核心区交通模式,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技术的发展还应助力全民交通安全规则意识、法治意识、文明意识的启蒙与传播。2019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守规则除隐患、安全文明出行”,这是站在一个发展的分水岭上,提出既要在人们心中根植规则,又要在手段上排除隐患。今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从更高层次培育交通文明意识魂。

文明交通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没有文明的交通,现代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交通强国就缺少精神内核;没有交通的文明,就缺失了文明的载体,谈不上实现了社会文明。

乡村振兴,要完善基础设施,更要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各地交管部门多措并举、创新形式,深入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让“宣传橱窗竖起来”“广播喇叭响起来”“互联网络联起来”“手机微信发起来”“广场电影放起来”“小手大手拉起来”“枕边暖风吹起来”,让交通安全春风化雨,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规则启蒙,要从娃娃抓起,向未来着眼。少年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代表着未来中国的整体国民交通文明水平和文化建设水平。2021年6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湖北省红安县启动“美丽乡村 童行中国——交通安全大篷车红色之旅”巡回宣讲活动。一场主题展示、一处互动体验营地、一次警媒联合在线直播、一次乡村交通安全调研、一段国省道路实地走访……宣讲团从湖北出发,一路北上,用近1个月的时间,来到北京。这项活动将交通安全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育守法规知礼让的种子。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公安交管事业发展当同祖国发展共命运,继续风雨兼程,澎湃前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坚信,经过全国公安交警、媒体机构、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孜孜求索,定会让“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品牌更加响亮,影响更为深远;让全体交通参与者在态度上崇尚规则,在行为上遵规礼让;在全社会形成守法明礼、安全文明、向上向善、自觉自发的交通安全文化新风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