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美国航天局坚持美国人无论如何都要关注太空探索,并将阿波罗计划宣扬为民族团结的产物。(但事实并非如此;民调显示,月球计划在20世纪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不受欢迎,只有阿波罗11号着陆后不久进行的一项调查不是这样的结果)。一位太空政策专家最近告诉我:“他们一直相信,正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太空很酷,所以他们也不必为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而争论。”
在与记者的通话中,美国航天局局长尼尔森对于登月计划的理由给出了一个大杂烩般的解释:登月能支持科学发现、提供经济效益、激励未来一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击败其他国家。这一次的对手则是中国,它也在试图尽快将自己的航天员送上月球。尼尔森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会是一个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我们想成为第一个回到月球的国家。”
但是,即便美国航天局费力去宣传太空旅行的各种好处,它的依据太过模棱两可,以至于对任何人都没有吸引力。这些年来,我和许多对太空旅行有过深入思考的人讨论过,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推动太空旅行时,他们有点不好意思地承认,其实没有什么真正令人信服的理由要把人送上太空——可以把机器人送上太空,但是没必要把人送上太空。他们甚至不愿大声说出来,好像这样做会亵渎神明。但是我们不应该害怕去探究原因,甚至过分纠结于这种矛盾心理。真相就是,原因并不那么清晰。
最后,美国航天局不需要向大众去兜售登月任务,只有决定预算的国会议员才需要做这个。该机构已经将自己在太空的未来与企业家绑定在了一起,这些企业家也不需要向公众提供任何理由。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不欠美国纳税人的人情,尽管他们的公司从纳税人的钱中受益(而且他们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对数百万人开黄色玩笑而不被解雇)。
直到最近,阿耳忒弥斯计划还被卷入了贝索斯和马斯克之间的地盘争夺战:贝索斯旗下的航太公司蓝色起源曾起诉美国航天局选择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为阿尔忒弥斯飞行计划建造着陆器。蓝色起源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着陆器,并指责美国航天局的选择过程是“有问题的”。
美国航天局说,直到上周这场冲突才终于得到解决,在此之前它都无法与SpaceX合作,最后法官判决蓝色起源的上诉无效。现在事情已经解决了,尼尔森说,他和他的领导团队将于明年初访问SpaceX在南德克萨斯州的基地,以检查将在2025年实现再次登月的技术。
提到探索太空的动机时,美国航天局和SpaceX的合作还是很不寻常的。我以前写过,马斯克一提到把人类变成多行星物种的紧迫性,就能滔滔不绝讲好久,而且没有招来多少反对。但是美国航天局作为一个政府机构,不能依赖于这样非主流的想法。既然如此,政府官员必须搬出更一般的理由来证明太空旅行从一开始就是必要的,而且它也真的是应该面对的一项挑战,来证明拜登最近所说的“我们可以应对地球上的任何挑战”是真的。
50年来,美国领导人一直遵循这一逻辑。在接下来的50年里,他们可能不得不承认,这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有说服力,美国民众可能会想要更世俗的理由。
(本文发表于2021年11月美国《大西洋》月刊,译者是李碧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