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3)

2024-02-05 14:22     360kuai

清朝建立以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也包括内阁制度。到清康熙初年,内阁制度逐渐定型。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四(1749年1月22日),定内阁大学士以三殿三阁(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系衔,共四员,满汉各二员。内阁大学士官居一品,从名义上位极人臣。但是,在清朝内阁的权力却在逐渐降低。尤其是在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后,内阁更成了摆设,只是负责处理政府日常公文,而没有权力接触到朝廷重要机要事务。不过,内阁始终没有裁撤,一直到清朝末年,内阁一直都存在。而内阁大学士也成了极高的荣誉性职务,比如李鸿章担任文华殿大学士二十多年,实际上李鸿章很少在北京,自然不会去实际过问内阁事务。

雍正初年,由于需要对西北用兵,雍正皇帝在隆宗门内设军机房,协助皇帝处理紧急军务。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军机处。军机处设立军机大臣数人,一般由朝中重臣兼任,其中资历最深者称为首席军机大臣。军机处起初仅处理军务,后来其他重要事务也都其负责处理。我们前面说,内阁相当于皇帝的秘书。而军机处则是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重大事务都是皇帝哥几个军机大臣商议处理。经军机处处理的事务,一般都不会公开,军机大臣根据皇帝的意见草拟意见,皇帝红笔改定之后,交军机处发出,成为廷寄,直接发给具体办事人员。而经过内阁发出的圣旨,都是不涉密的,都是可以公开的,称为明发上谕。内阁大学士只有兼任军机大臣,才会接触到朝廷机密。比如李鸿章虽然担任文华殿大学士二十多年,位极人臣。但他始终没有兼任过军机大臣,也就是说,李鸿章根本没有进入清朝权力运作的核心层。

到了清朝末年,内外都在呼吁变革,最终1911年,清朝政府决定撤销军机处,改行责任内阁。原来的内阁和军机处也就推出了历史舞台。

今日关注
更多